有了李莫連的台階,葉士釗才淡淡應了聲好,收回了目光。
隻不過,這一次,大雲煤礦挖掘機組的十幾號人已經老老實實的坐下了,雖然臉上仍是不服氣的神情,但至少整個場麵不再是鬨鬨哄哄的樣子。
“這個公式中,q代表挖掘機在籍年能力……”
葉士釗開始簡單的介紹了自己的計算依據,接著,就開始核算起來:
“影響挖掘機實際生產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循環時間、滿鬥係數和鬆散係數、台班時間利用係數……”
隨著葉士釗開始細入的分析挖掘機操作的各種影響因素時,原本臉上帶著輕漫的眾人神色都不禁為之一怔。
“葉工,你這個算法是這麼說,但比如滿鬥係數,其實這種估算值是不合理的,新車手和老車手的差距太大了,根本不能用一個簡單的估算值來計算。”
這次的提問,再沒有任何嬉鬨之色,隻是實實在在的提出問題,依然有幾分對書呆子的不屑和對這種死板的計算公式的不信任,當然,挑刺的意圖還是很明顯的。
葉士釗卻不以為意,點了點頭:
“每個車手都有自己習慣的操作模式和方法,所以,同樣一台挖掘機,不同的車手操作,生產效率截然不同的。”
“所以,我們才需要操作規範。”
“操作規範?”
眾人都麵麵相覷。
那個年代,工廠裡講究的是老師傅帶新徒弟,手藝還是一代一代傳承的,特彆是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活,基本都是師傅帶徒弟手把手教的。
這就好比飯店的廚師,各有師承,所以做出來的東西,風味自然是各不相同。
“操作規範就是按一定的要求,製定操作的步驟和標準。”
“就像飯店裡的廚師,如果我們控製原料標準、油溫、火候、時間,甚至是翻炒的次數和間隔時間,自然就有可能做出味道一樣的飯菜。”
其實後世很多連鎖餐飲都是采用這樣的方法管理的,這樣就保證了一個品牌連鎖成千上萬家店的口味一致性。
當然,這樣的管理方法,自然是來自於工業生產管理模式。
國內企業一直到90年代初期一直都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所以,不光是品質跟不上,產量其實也同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畢竟,就比如開挖掘機,有的師傅處理某種土質更有經驗,有些師傅對某種天氣下的操控更為熟悉……
隻有當全天候,所有的地質操作都有標準可以遵循的時候,才能夠更快的培養出全地質,全天候操作的高水平車手。
產量自然也就提升了。
“不光是挖掘機操作,包括每種故障的處理,我們都應該有相應的自檢流程,這樣,我們的車手就能擁有一定的自檢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規避一些小的故障,從而提升我們的車輛利用效率。提高我們單輛挖掘機的產能。”
“統一操作規範?”
“讓所有天氣和所有土質的操作都有標準可以遵循!”
葉士釗的話,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我可以全天候操作,如果真要說比如多少降水量,岩質是什麼程度,要多少力度,履帶運行怎麼走,作業切麵怎麼取,弄成一個操作規範也不是不可以,這樣,大家都可以按我這個標準來。”
“對,各種岩層情況,挖鬥的操作係數設定,細分一下也是可以的。”
“如果我們把這些東西都整理出來,大家的操作水平還真可能再往上提一提!”
“不光是我們,那幫小徒弟,一天跟著屁股後麵問東問西,有了這玩意,他們學起來可以輕鬆多了,上手時間恐怕要縮短不小。”
“這麼看,如果大家的水平都能往上提一提,一台挖掘機的生產能力上個200萬立方好像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