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倒是不再攔著林教授了,整天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們增加營養。
反正林教授給的錢足足的,再加上市麵上賣的商品也越來越豐富。
老六媳婦和林姑又都特彆擅長做飯。
結果三個小家夥來到京城後,不僅沒有因為各種學習而辛苦的變瘦,反而都長高了,長壯了。
林教授越發的得意。
孩子們也都特彆爭氣,學什麼都很刻苦,而且又都聰穎,一學就會。
顧振軍雖然練武不行,但學醫特彆有一套,周老師父拿出來的中醫藥譜,看一眼就都能記下來。
琳琅滿目的各種藥材,隻需要周老師父教一遍,就認得準準的。
顧振兵則是格外能吃苦,雖然隻有兩歲多的年紀。但跟著老師父練拳,卻從來沒喊過一次苦,模有樣的。
倒是對學中醫一點興趣也沒有。
顧可欣在姑姥姥的刻意引導下,不僅學了鋼琴,還學了小提琴。
甚至隻要是姑姥姥會的樂器,都會帶上顧可欣涉獵一番。
顧可欣也表現的很突出,兩歲多的年紀哪怕剛學了一個月的大鼓,就敢跟著姑姥姥上台去表演。
引得觀眾滿堂喝彩。
等去表演鋼琴的時候,把大家都震驚住了,無不誇她是小天才。
顧可欣的語言天賦更是讓姑姥姥歎為觀止。
這時候在京城的外國人已經越來越多了,而且各個國家的也都幾乎在京城設有大使館。
姑姥姥認識的外國人更是多,在她的引導下,顧可欣見到的外國友人也是格外的多。
小丫頭一點也不怯場,輪換著國家的語言和他們交流著。
聽不懂,也不害怕,還能不恥下問。
小小的年紀,在外國友人圈裡都已經算是名人了。
林言心在忙自己學業的同時,也很關注三個孩子的教育情況。
她對於林教授的這種教育模式,起初是采取的觀望態度。
若是孩子們適應了,那她就支持,若是孩子們適應不了,她會去找林教授溝通。
結果一段時間下來,三個小家夥適應良好。
每天回來都神采奕奕,精神抖擻,說起來在外邊學習的經曆更是一個個生龍活虎的。
顧振軍動不動就來她這兒背上一段藥方,或者是某種中藥的使用、生長情況。
等得到了她的誇讚之後,背的越發用心。
顧振軍打起拳來也是有模有樣,每天不需要督促,早上起來,就能先練一套拳。
顧可欣每次和外國友人交流完回家,總會拉著林言心敘述一遍。
說到哪個國家就自動切換成哪個國家的語言。
原本林言心離開家那半年的時間,顧可欣的口語已經有了部分的下降。
可隻來了京城一段時間,口語的水平就大幅度的提升。
林言心從空間裡找出適合顧可欣閱讀的各個國家的圖冊。
領著她不僅會說那些國家的語言,還學習那些國家的曆史、地理和文字。
顧振軍和顧振兵往往這個時候也會湊過來,跟著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