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的怒罵聲此起彼伏,然而寧遠卻依舊麵不改色,負手而立。
就在這時,田弘遇率領皇城司指揮使匆匆趕到。
他自是一眼便掃視到了掛在旗杆上的宋度宗屍體,心中一震:寧遠真的弑君了。
同時心中隱隱有些激動,若是寧遠當了皇帝,他便有了從龍之功,到那時,不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差不了多少。
再聽著那些群臣在那怒罵寧遠,隻覺聽著刺耳,拔刀砍了一位叫得最歡的,踩著他的屍體,怒罵。
“都給我閉嘴!陛下昏庸無道,寧公子此舉乃是為了天下蒼生。你們這些人,隻知愚忠,卻不看看這天下被那狗皇帝禍害成了什麼樣子。”
群臣被田弘遇的舉動震懾,一時之間鴉雀無聲。
但很快,又有一些膽大的大臣站出來指責田弘遇。
“田弘遇,你和寧遠同流合汙,我們還未與你算賬,你如今還敢擅殺大臣,你……”
那人話未說完,田弘遇抬手又是一刀將他頭顱砍下。
“還有誰?”
“你……”
無需田弘遇再出手,在他身後站著的皇城司指揮使上前一步,紛紛拔刀。
群臣麵麵相覷,瞬間噤聲。
田弘遇持刀指著他們鼻子罵道:“當今天子無道,使得大宋麵對蒙古節節敗退,割地賠款,百姓苦不堪言。而你們這些所謂的忠臣,卻隻知一味維護這個昏君,置天下蒼生於不顧。”
群臣中有人麵露愧色,但仍有頑固之人梗著脖子說道:“即便如此,弑君也是大逆不道之舉。蒙古雖強,但我大宋也並非毫無還手之力,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抵禦外敵。”
田弘遇冷笑,“簡直可笑至極。寧公子死守襄陽,為大宋抵禦蒙古大軍,立下汗馬功勞。若不是寧公子,襄陽早已淪陷,蒙古鐵騎長驅直入,大宋危矣。可那宋度宗?不但不領情,反而要謀害寧公子。居心何在?不如死了算球。”
有大臣辯道,“寧遠作為郭靖弟子,守襄陽乃是職責所在,即便有功,也不能成為他弑君的理由。”
田弘遇怒目圓睜,“職責所在?那你們這些人在朝堂上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時候,可曾想過自已的職責?寧公子為了太天下百姓,拋頭顱、灑熱血,而你們卻隻想著如何保住自已的烏紗帽。如今陛下昏庸無道,寧公子殺之,乃是替天行道。”
就在田弘遇和那些大臣爭論不休時,寧遠微微抬手。
寧遠連皇帝都敢殺,還有什麼是他不敢的,眾人見他抬手,紛紛畏懼於他,立刻安靜下來。
寧遠目光冷峻地掃視著群臣,緩緩說道:“我寧遠行事,從不為一已之私。守襄陽,是為了百姓免受蒙古鐵蹄踐踏;弑君,是那宋度宗荒淫無道,妄圖謀害我在先。如今宋度宗已死,人死債消,某就此告辭。”
說著,朝田弘遇微微頜首,“多謝國丈相助!”
而後直接離去。
眾人看著寧遠遠去的身影,卻無人敢攔。
等到他身影消失不見,眾人才反應過來。
“這就……走了?”
就連田弘遇都一臉懵逼,他還想著趁機推舉寧遠坐上皇位,他好混個從龍之功呢,可寧遠就這麼走了?
待到他反應過來,立馬對皇城司指揮使道,“你們給我守著皇宮,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得離去。”
說完,匆匆追著寧遠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