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看明白你,你也能看明白看他,也算有趣的緣分。”禹看一眼思宓,輕鬆笑道,“好了,咱們上岸吧,這下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過幾日,朝暾初上,狐岐山上的人們還在寂寂沉睡,忽被一陣鑼聲驚醒了:“快來,大家快來呀,大禹首領來了!”
村民們迅速彙集,紛紛問打鑼的後生:“大禹首領在哪兒呢?”
後生振臂一指:“瞧,他們來啦!”
眾人果見有一行隊伍正浩浩蕩蕩上山而來,為首的那個,手裡果然握有一把巨大的耒鍤,一定是禹了,人群歡動起來。
禹一行在定陽湖邊停駐,村民們迎上來,自覺站在隊伍圈外,郭太公上前問候兩句,握緊禹的雙手:“首領,我這把老骨頭,終於見著您了,我們這一村子老少都盼著見您呢!”
禹笑著,頻頻向熱情洋溢的鄉親們揮手致意:“勞動鄉親們出來相迎,太客氣了,炎黃各部本就無分彼此,理當照應。”
站在禹身旁的人,看上去頗為年長,濃眉長睫,雙眼狹長有神,嘴角掛一抹溫煦的笑意,但見他舉手輕揚,身後立刻有人頷首應聲:“是,伯益首領。”
隊伍中陸續走出人來,將肩背上馱來的鳥獸獵物送與村民,大家連聲稱謝,臉上無不流露感激敬重的神情。
禹低頭問郭太公:“老人家貴姓?您與家人都住此山嗎?”
老人笑答:“老漢我姓郭,十幾二十年前哪,住那山下麵,這不,一路被水趕著,就越住越高了。”
在眾人的嬉笑聲中,禹大力點頭道:“這次我們來,就是要辟出新的水路,把這惱人的水趕得遠遠的!”
思宓與行方收到首領示意,兩人各從手腕上褪下一隻銀色跳脫,置於掌中,再小心翼翼展開時,那古樸的臂環早已發生了變化,在一片驚呼聲中,快速漲大,須臾間竟幻化成兩隻精雕細琢的銀色小獸。
(跳脫,即臂環或手鐲,在遠古就有的飾物,最初有祈福之意。)
郭太公按捺不住,忙問:“請教首領,這是什麼神物啊?”
禹從行方的手裡接過一個,拿給人們看,指指近身的兩個隨從:“太公,這是他們連日趕工造出的狸力,彆看它們比普通狸力個頭小些,這次泄洪,可是缺不了它們的助力啊。”
郭太公似懂非懂,這時,竄到他身邊的小哀一個勁兒地蹦達著,想看清楚些。
思宓上前,衝孩子蹲下來,“來呀,摸摸看!”
小哀受到鼓勵,小手果斷地按將上去,咦,冰冰的,滑滑的,像從河裡剛撈上來的魚兒,慢著,那圓鼓鼓的身體裡,怎麼有一股力量在躁動不已?孩子的小臉又湊近了些,那小獸冷不丁“嗯嗯”地叫喚開來,小哀不妨,唬得一下子撤回手。
思宓笑著安撫道:“不怕,它說跟你鬨著玩兒的。”
“哥哥,你能聽懂他在說什麼啊?”小哀滿臉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