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廬山悟道(1 / 2)

貧道丘處機 廢紙橋 2943 字 22天前

將這本武穆遺書同樣妥善的收起來,丘處機輕飄飄的下了鐵掌山,進而往一路往廬山方向行。

又有好幾日的趕路,隨後在一片晨曦之中,先瞧見了波光粼粼的鄱陽湖,丘處機趕路幾日的幾分疲倦,也在此刻為之一清。

沒有急著上廬山,丘處機先在鄱陽湖畔好好的遊覽一番,看夠了湖光山色,這才一人一馬,真正的靠近廬山。

一入山中,隻見四周懸崖峭壁,氣勢巍峨雄奇,與華山相比,更添幽僻,與終南山相比,少了幾分孤冷,當真也是好去處,避世修行的好場所。

廬山如此壯美,亦為洞天福地,卻沒有什麼叫得上號的武林門派在此駐紮,便是因為此處距離龍虎山已然不遠。

當然,山中亦還有一些隱修之士,或也有些非凡之能,隻是不顯露於世罷了。

丘處機拿出王重陽給的地圖,開始按圖索驥。

一段時間的遊曆下來,丘處機倒是也習慣了看這個時代的簡陋地圖,而不再是依賴那種精確到米的高清語音導航。

主要是,即便是走錯了路,那也大不了露宿荒野,遇到一些凶猛的野生動物時,很難說誰比誰更危險。

反正丘處機這一路行來,對一些牢底坐穿獸的味道,已經不再充滿好奇。

在廬山深處繞了三、四天,目的地沒有尋到,運用天子望氣術,倒是讓丘處機找到了好幾株好藥,帶回終南山,如果黃藥師還沒有走,說不得又要留他多煉幾爐好丹藥。

“不應該啊!如果師父指點的是一樁大機緣,那理當有瓊華照射而出,以我的眼力,在山裡繞了這麼幾天,早該瞧見了才是。”丘處機心中鬱悶,又一次翻看起地圖。

這一次,他同樣沒有忽略王重陽畫中的那些‘寫意’的部分,甚至著重研究其可能蘊藏的內涵,卻還是沒有什麼收獲。

兩日之後,丘處機看著霧遮山巒,飛瀑倒懸,猶如天河隕落山林般的景象,再對照王重陽的地圖,默默無言。

他以為王重陽是在寫意,沒想到居然是寫實。

隻是需要在特殊的時間來看,畫與現實,才能達成重疊。

路徑已顯,丘處機也不耽擱,腳下輕功仿佛能自生祥雲一般,身形在雲霧中攪動,人已竄出數丈高,盤旋而起,迎風直往。

不多時,丘處機便尋得一處,依稀還能見得此處,有隱士暫時結草廬居住過的殘留痕跡,但無論是開辟的藥田,還是挖過的水渠,都已經徹底的荒廢,隻有一塊印刻著長期盤腿打坐痕跡的大青石,還留在原處。

“這就是師父地圖指引的最終之處?”

“有什麼玄機?”

丘處機尋找了一圈,沒有什麼發現。

最後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盤腿坐在了大青石上。

感覺身下有些不太舒坦,很自然的便跟著石頭上的紋理、痕跡,調整坐姿。

等坐穩之後,一種莫名的放鬆之感,立刻便漸漸的湧向全身。

這塊石頭,就像是獨特的坐姿調整器,它居然讓丘處機的身體,近乎完全的放鬆下來。

在這種心靈和身體雙重放輕鬆的狀態下,丘處機主動搬運真氣,修煉內功,效率相比以往至少提高了五成,且隨著修煉的深入,漸入一種混溟之境,仿佛心靈空曠的嬰幼兒一般。

若是長期接觸過那些靈性充沛的兩、三歲嬰幼兒,就不難發現,他們雖無善惡、是非、真假、對錯之念,但對這世界的感知,卻明顯超出成年人不止一籌。

他們可以最先感覺到風的變化,月亮的圓缺,雲朵的形狀,用他們天真的形容,去描繪一個更獨特的世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