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兒,嫂子,等這個月結束,我打算把裁縫鋪升級成工廠!”他對白歡兒和陳蓉宣布。
聽到這個消息,兩人都感到意外,白歡兒驚訝地說:“這步是不是邁得太大了?”
“我們定製的商務西服有其獨特之處,而未來的休閒西服係列將會滿足更廣泛的需求。
為了建立品牌,我們必須精確測量客戶的尺寸,對於休閒款式,我們可以推出標準尺碼,以適應更多消費者。
建廠是必要的,而且我們不僅限於西服,還計劃拓展到其他服裝類彆,比如裙子。”
“原來西服還有這麼多講究啊。”白歡兒第一次了解到這些細節。
“是的,西服不僅是重要場合的選擇,在日常工作中,它也代表著專業性和身份象征,今天我穿西服,正是為了展現公司的形象。”
“那休閒西服真的會有市場嗎?”白歡兒還是有些疑慮。
“當然,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會在非正式場合選擇既舒適又不失風格的服裝,我們的休閒西服正好能滿足這種需求。”陳六解釋道。
白歡兒皺了皺眉,心裡有些不解,按照陳六的說法,普通百姓似乎並不需要西服。
“放心吧,西服一定會火起來的!它將成為華國的新時尚標誌。”陳六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在過去的八九十年代,華國經曆了一股席卷全國的“西裝熱”,那時候,從城市白領到鄉村農民,幾乎每個男人都夢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西服。
這股潮流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無人能夠阻擋。
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衣著還很簡樸,但隨著國家鼓勵全民提升服飾品味,以及西方流行文化的湧入,人們逐漸意識到穿著得體的重要性。
西服因此成為了時尚界的寵兒,在各大城市中迅速走紅。
那時,引進的西服多以商務風格為主,儘管款式單一、做工粗糙,但依然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回想後來滿大街都是打折促銷的西服,陳六不禁苦笑。
八九十年代,華國有不少本土男裝品牌嶄露頭角,像金利萊、雅格爾等,它們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一度風光無限。
然而,許多品牌采取了短視的經營策略,追求快速盈利,忽視了長遠發展和原創設計。
最終,這些品牌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產品線單調且質量不高,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更糟糕的是,銷售環節往往由導購員主導,導致新品缺乏規劃性和創新性,這樣的經營模式,使得華國男裝在新世紀來臨時,逐漸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麵對這樣的曆史教訓,陳六決心要成為改變這一局麵的人,他計劃引領新的時尚潮流,推動男裝行業的發展。
對於普通大眾,陳六打算推出價格適中的休閒西服;而對於社會精英,則提供量身定製的服務。
他還打算通過各種渠道普及西服穿搭的知識,幫助大家了解不同場合下如何選擇合適的款式和麵料,從而真正讓西服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享受的時尚單品。
炘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