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在京好處多多,朝臣少了很多吵鬨。
但對內閣來說,好壞五五開,好處在朝堂,壞處在個人,聲望碾壓閣臣,他們沒什麼聲音,去留都不好意思開口。
孫承宗也是有苦難言,給祖大壽送信的人,可不是一個小人物,是他的胞弟祖大春,帶二百人入京,其餘人到京營任教頭,他去幫陸天明領兵。
其實此人並不擅長騎軍,是個後勤副將,前年東虜入關劫掠,撤退時屠城永平府,祖大春長子長孫在祖氏老家被屠殺,祖大春由此對東虜充滿恨意,身處遼西,難免因仇恨挑起戰事,那樣大家都無法兜底。
祖大壽這是讓胞弟‘另謀他就’,可孫承宗已經暗示過陸天明殺人,有點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的感覺。
殺是不能殺,但也不能用,後患無窮,如何告知陸天明更是個問題。
孫承宗是閣臣欽差,他要走皇帝也不會阻攔,但排場一定不小,走之前得暗示一下英國公,自然又來到後軍都督府。
沒想到張維賢比他還苦惱,公桌上照例擺著輿圖,孫承宗在門口就看到英國公發愁的捏眉心。
護衛虛請一下,並沒有阻攔他,孫承宗直接來到公桌旁,原來張維賢是為收到的信發愁。
拿起來看看,孫承宗慢慢瞪眼,陸天明去要賬了,潞王世係宗室隻有一百二十人,潞王不想扯淡,直接給了他四百八十兩銀子,陸天明又掏五百兩,讓潞王府長吏司給三千人準備十日乾糧,然後…他帶五十人去了開封。
周王乃太祖所封,作為大明第一藥材商,周藩以醫立府,累富二百年,富裕天下皆知,一藩宗室二萬一千人,妥妥的天下第一富藩。
但曆代周王還真有個好名聲,王府在當地有免費的醫館,不僅給窮人看病,遇災的時候周王總是立刻賑災提供食物,開封人心中的英雄。
嘭~
“這混蛋,為八萬兩節外生枝,何處缺這點銀子。”
張維賢抬頭皺眉看他一眼,把上麵一張抽開。
原來他派快馬出發,令曹文詔過河後在平陽府等候,沒有欽差命令,不得進攻流賊。
曹文詔是剿匪總兵,二品都督僉事,實權將軍。
陸天明是從三品親軍同知,就算是尚方劍欽差,監督山西剿匪是朝堂默許,但監督不是節製,沒說讓你做主將,這是恃寵而驕,直接下令屬實過分。
孫承宗反而不擔心軍事問題,短暫思慮過後放下信,淡淡說道,“曹文詔並非權欲之人,不會與陸天明對著乾,解釋一下就行了。”
張維賢深吸一口氣,“老孫沒明白背後的內容,你想想天明的行事方式。”
孫承宗又歪頭想想,“陸天明什麼行事方式?隻要他提供錢糧,曹文詔肯定聽話,大家都是為了剿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