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軍天亮回到察哈爾棄守的歸化。
這時候阿濟格也進入了河套,但雙方至少相距三百裡,暫時沒接觸的可能。
阿濟格到開闊地帶,一定會追察哈爾,畢竟這是他的任務。
先攆殺林丹汗,再回頭狙殺座山雕,理論上阿濟格有這樣的實力。
人數對等的情況下,陸天明也沒辦法與他在開闊地戰鬥,雙方進入默契狀態。
下令大軍休息,派出三千騎射的騎軍,由祖三海率領,每個首級重賞50兩,玩去吧。
阿濟格吊在‘運銀隊’後麵,距離黃金大帳四百裡,山勢地形會慢慢變化,他會逐漸進入灘塗、鹽堿地、丘陵、土梁、深溝…
河穀北高南低,會有嚴重的視覺誤差,騎軍奔馬非常快,大概三天後,阿濟格會不知不覺進入大山深處。
想跑也來不及了,失去機動力,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硬啃吧你。
十一月二十二日,京城。
張維賢已經請病假半個月了,就像內閣何如寵一樣。
年紀大的臣子患病,他不主動回來,皇帝就沒法召他上班,閣臣還有可能致仕,英國公沒有致仕選項,基本宣告五軍都督府突然停擺。
且國公府閉門謝客,皇帝急得不知發了多少脾氣,中樞依舊隻能眼睜睜看著山西的事態發展。
曹化淳的奏報無法入京,許鼎臣和張嫣的卻可以。
兩天前朝臣已經知道了,東虜突然進入漠南,察哈爾缺少物資求庇護,主動到河曲求見國本大宮。
時間緊迫,大同總督持外事權請國本大宮會盟,‘朝臣’一致同意太子會盟。
察哈爾也上了尊號,聽起來有點僭越,但沒‘違規’,中樞的手伸不過去,廷議隻能浪費唾沫,連使者也沒有派。
昨天早上又來了一封奏報,察哈爾已到大山邊緣,國本大宮在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十萬邊軍護送下西行,先見見林丹汗再說。
這個消息時間卡的非常妙,東虜在京城的探子就算知道,也無法及時通過宣府給塞外的大軍報信。
那陸天明呢?他跑哪裡去了?
到晚上的時候,大同奏折入京,朝臣知道了陸天明行蹤。
東虜扣關,欽差帶隨行騎軍火速支援。
這件事本就在大家意料之中,陸天明肯定不會不管大同,強行接手大同防務很符合他的脾氣。
代王殉國了,這也算…正常。
不正常的是,代王遺言,田產給了官府,金銀給了欽差,宗室棄爵。
隻要長腦子的就知道,這是陸天明捏造的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