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李時珍與鄭若曾(四千字章)
林十三跟胡柏奇商定,明日離開杭州前往鬆江華亭,從華亭出海去舟山群島商議完後,胡柏奇道:「我爹又給我派了差事。讓我接待一個姓毛的海賊。
林大哥,我不陪你們了啊。」
胡柏奇也夠辛苦的。胡宗憲發揮小兒子所長,把府衙一切接待貴客吃喝玩樂之事都交給了胡柏奇。
小胡每日有待不完的客,吃不完的飯,喝不完的酒,睡不過來的女人。
他走之後,林十三拿出了一張海圖,問陳:「陳百戶,咱們去舟山..:.,
可有危險?會不會遇上倭寇?」
陳侃侃而談:「胡撫台給咱們調撥了一條小福船。可容百人。載炮十門,
二十支。若論單打獨鬥,倭寇的八番船不是咱們的對手。」
聽陳這麽說,林十三的心裡在打鼓:單打獨鬥倭寇不是對手?若倭寇的船不止一艘呢?
就在此時,胡宗憲領著一個清瘦男人一個肥胖文士走了進來。
胡宗憲道:「正好,你們都在。這位是李時珍李先生。這位是鄭若曾鄭先生。」
林十三愣在了原地。天下誰人不知神醫李時珍的名號?
李時珍時年剛滿四十歲,曾在太醫院任職。因反對嘉靖帝吃丹藥掛印而去。
自此之後便一直浪跡天涯,遊醫天下。
林十三連忙拱手:「李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貫耳。」
李時珍拱手還禮,不卑不亢的說:「林傳奉,有禮了。」
胡宗憲又給林十三介紹:「這位鄭若曾先生乃是監生出身,如今在我手下當幕僚。專司繪製《籌海圖編》中的『沿海山沙圖』。」
鄭若曾朝著林十三拱了拱手:「見過林傳奉。」
胡宗憲道:「他們二人此番隨你一同去舟山。李先生正在寫一部囊括古今醫典之大成的大書。需去舟山實地采集幾種特產的草藥。」
「鄭先生則是去勘探繪製舟山諸島的詳細地形。」
林十三拱手:「我最敬佩有學問的人。兩位先生去舟山,一位是為了寫醫書,一位是為了繪海疆輿圖。林某能與二位同船實乃三生有幸。」
胡宗憲叮囑林十三:「此番去舟山,你一定要保護好他們二位。」
「進士三年出三百多位。他們二位卻是百年都不一定出一個的人才。」
林十三拍了胸脯:「胡世叔放心。侄子我就算豁上這條命,也要保李丶鄭二位先生周全,助他們完成大事。」
胡宗憲拍了拍手。他的親兵百戶夏正走了進來,手中捧著一個木匣。
胡宗憲道:「木匣裡有一麵船旗。你出海時掛到梳杆上,能保你們九成平安。至於是什麽旗,你不要問,問了恐怕就要犯忌諱。」
林十三心知肚明,木匣裡應是胡柏奇所說「五峰船主」的船旗。汪直尚未歸順,大明水師的福船上掛這麵旗等同於通倭。
胡宗憲笑道:「有李先生在船上,你們若有個頭疼腦熱,治病方便的很。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李先生是良醫中的翹楚。」
與林十三同行前往舟山群島的人基本確定了下來。
四十名北鎮撫司袍澤,六十名浙江水師的袍澤,胖徒弟孫越,水師百戶陳,名醫李時珍;名士鄭若曾。
林十三計劃出海後在舟山諸島轉上七天。七天之後立即登陸回杭州,上奏疏「目睹白鹿祥瑞降世」。
有了白鹿降世的幌子,胡宗憲的差事便好辦了。
當然,這是一切順利的前提下。
翌日清晨,眾人自杭州出發,前往鬆江府華亭縣。
杭州至華亭沿海有三百六十裡的路程。眾人行了五日,來到鬆江境內。
林十三見識到了什麽叫真正的地主,
一進鬆江,他便看到路邊的水田邊立著一個石碑,上麵寫著「鬆江徐氏」四個大字。
每往前走三裡,便能見一個徐氏石碑。
走了一天一夜,沿途所見的水田皆是徐氏的。
林十三騎在馬上,驚訝道:「京裡有種說法,說徐閣老在鬆江有十七萬畝土地。當時我還不信。現在看八九不離十啊。」
鄭若曾是昆山鄭氏,亦是大族出身。鄭若曾道:「十七萬畝裡,應有十萬畝左右是徐閣老自家的。另外七萬畝則是百姓投獻。」
大明的權貴縉紳之家有減稅甚至免稅的特權。有土地的百姓為了少繳稅,自願將土地掛靠在權貴縉紳名下,給予一定報酬,此謂之「投獻」。
鄭若曾又道:「徐氏子侄是出了名會在徐閣老的職權範圍內經商。十七萬畝這個數字還在年年增加。」
林十三道:「鬆江的地都成了徐家的。那百姓呢?吃什麽?」
鄭若曾答:「自然是給徐家當雇農。」
正值盛夏,林十三望向旁邊的一塊水田。隻見水田中有祖孫三代人正在拉著三角鐵犁耕田一一三代人皆光著屁股,沒穿衣服。
林十三道:「這家人耕的是徐家的地吧?他們怎麽都光著身子,不著寸縷?」
孫越插話:「難道徐家人不顧自家雇農的死活?」
「噗」。鄭若曾笑出聲了:「這位胖上差。你會在意你家的牛馬牲口光著身子嘛?」
「在徐家人眼裡,這些雇農就是牛馬牲口。」
鄭若曾的話雖刺耳,卻是事實。
江南大族之間相互看不上。出自昆山鄭氏的鄭若曾對華亭徐氏不以為然,這才滿嘴大實話告知錦衣緹騎。
林十三道:「十七萬畝田,徐家一年光是田租得收多少錢啊?」
鄭若曾笑道:「徐家可不止田租一個進項。鬆江棉布名滿天下。徐階的大公子徐開了十八家棉布作坊。雇傭的熟練織婦有兩萬名。」
「每年織出鬆江棉布近二十萬匹。」
林十三道:「產這麽多絲綢,都賣給誰了?買主給杭州織造局交過布稅了嘛?」
鄭若曾笑道:「誰知道賣給哪些海麵上的王八蛋了。杭州織造局收稅也收不到倭寇頭上。哼!」
林十三心中了然:怪不得徐階那群「清流」整天把祖製不可廢,海禁不可解掛在嘴邊呢。
怪不得應天府的「三不沾」趙貞吉卡著胡宗憲的抗倭軍就是不撥,明裡暗裡使絆子。
鬨了半天,都他娘通著倭呢!
一群烏龜王八蛋!嚴黨明著貪,好歲沒動搖大明王朝的根本。
那些出身江南大族的清流,暗著跟倭寇做生意,養肥了倭寇。到頭來倒黴的是東南沿海的百姓,動搖的是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