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葉夏不給慣毛病(1 / 2)

長歎口氣,江安把話題從江東來媳婦這挪開:“東旺、東福、東康這三兄弟的確不是東西,大家夥不待見那三兄弟,同情援朝、

愛華、愛民那三個孩子,但厭惡歸厭惡,同情歸同情,要大家夥從自家工分中拿出一部分幫彆人養孩子,事兒肯定不好辦,

讓大家夥同意由大隊出糧食出錢,把那三個孩子養到十二三歲,能自個掙工分填肚子,並給援朝家通上電,事情倒是能商量,

辦起來卻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不過,爸現在就能答應你,隻要爸是這大梨樹的大隊長,就不會看著援朝他們餓死。至於你說的上學,援朝他們自個有錢自然可以去上。”

微頓須臾,江安瞅眼閨女,目露好奇:“對了,你怎麼對你東來哥家的事這麼傷心?”

她閨女懂事有禮,嘴角時常掛著淡淡的微笑,但在村裡走動不多,也不是個愛管閒事的性子,今日動身去市裡前卻突然反常地拜托他多關照東來家的仨孩子,難道這其中有他不知的的事兒?

葉夏也不瞞著,把她在打麥場從王麥香嘴裡聽來的,及看到江援朝瘦瘦小小一孩子背著打捆柴火彎腰往家走的事兒說出,隨之輕撫胸口,眨眨眼睛,目露同情和傷感說:

“我這裡難受,看著江援朝背那麼大捆柴火吃力地走動,聽麥香說完江援朝家的事兒,爸,我心裡特彆難受。”

她此刻的神情流露,雖有裝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真情流露占一定的比重:“我想不通這世上有那麼狠心的媽,竟然丟下自己的孩子,

拿著家裡男人用命換來的撫恤金跑的沒影兒,我想不通這世上有那麼冷心冷肺的伯伯,竟然能做到對自己的侄兒侄女不聞不問,

爸,如果大隊部開會商討的結果是不同意,我希望你和我媽能暗中幫幫江源朝賀他的弟弟妹妹,我有錢,不用咱家裡出錢,

我也可以拿錢想法子買糧食,到時爸你暗中給江援朝他們就行。等江援朝長到十二三歲,弟弟妹妹也大點,他們就能靠自己慢慢活下去,不然……”

見閨女眼裡染上淚花,江安心裡一軟,眸色柔和而寵溺:

“傻丫頭!你爸我是個鐵石心腸的人嗎?還有你媽,她可是最心軟的,如果大隊部商討的結果不同意提供糧食給援朝他們到十三歲,不同意給援朝家通電,咱們家就自個節省點,總能讓援朝和他弟弟妹妹有口飯吃。”

吸吸鼻子,葉夏逼退眼裡的濕意,露出笑顏:“爸和媽最好,最心善了,不過我有不少稿費呢,這兩百塊錢先放在你這兒,爸看著花。”

從衣兜裡掏出一遝大團結,葉夏遞向她爸,卻被江安眼睛一瞪:“把錢收起來,那都是你寫稿子自己掙的,攢起來日後你自個用,爸答應你的事自然辦得到,你好好讀書,家裡的事不用操心。”

“爸爸……”

葉夏撒嬌,希望老爸把錢收下,但隻是徒勞,江安揉揉她的頭,溫聲說:

“爸是大隊長,援朝和他弟弟妹妹雖然小,卻也是大梨樹的社員,作為大隊長,我不可能看著自己的社員餓死。乖,錢你自個收好,在學校好好學習,爸還等著你給咱家考個大學生出來呢!”

把錢裝回衣兜,實則丟進空間,葉夏一臉認真說:“爸就等著吧,我和大哥肯帝都能考上大學,你和我媽一定會聽到喜報傳到咱家。”

當下的大學生稀罕著呢,尤其在農村,哪個大隊能出個大學生,整個大隊都覺得是件極其光榮的事兒。

就她所知,建國至今,他們村還沒出一個大學生呢。

一方麵是地理位置偏僻,學校教學質量差,一方麵是窮,能供得起孩子讀書,一直讀到高中的沒幾戶人家。

大多數家庭都覺得讀書沒用,多生孩子為的是給家裡添勞力,送孩子上學的,也多是想著認識幾個字會數數就成,免得在外做工被人騙,

極少部分家庭條件還行,做父母的又有點遠見,便勒緊褲腰帶,一家人供一個孩子,且這個孩子必須是個能讀書的,方有機會花著一家人的辛苦錢讀書,

讀到高中畢業,至於考大學,想法估計有,但真正考上的,整個公社自建國到現在怕是沒幾個。

“好,爸和你媽等著,等著你們兄妹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咱家。”

江安眉開眼笑,他其實對閨女和長子能否考上大學,有著一定的信心。他家孩子腦子聰明,學習好,這些他和媳婦都有從孩子們的成績單上看得到。

大學生啊,再有數月,他們家就能出兩個大學生,想想這心裡都美得很。

說完江援朝的事兒,葉夏想了想,決定把養豬場和飼料廠的事兒再與她家老爸說說,於是,她琢磨好措辭,就將她覺得需要特彆注意的幾個方麵著重道出,聽完她所言,江安神色凝重,輕點頭:

“你說得對,爸會嚴格按照你寫的每個工作崗位上的招工條件招人,”

前天他有跑公社,有把建養豬場和飼料廠的事兒與徐主任詳儘反映,幾乎在他音落的一瞬間,徐主任做出回應,說讓他在辦公室等著,公社方麵立刻開會研究討論,中午下班前就給他結果。

事實上,臨近十二點,徐主任一臉喜色告知他,可以,大梨樹生產大隊可以辦養豬場和飼料廠,掛牌紅渠公社大梨樹養豬場和紅渠公社大梨樹飼料廠,

具體動工時間在正月十五過後,也就是正月十六動工,屆時,公社方麵會安排同誌協助大梨樹把兩個廠子搞起來。

當然,公社委派的同誌不會插手養豬場和飼料廠的管理,隻是代表公社協助大梨樹大隊把這兩個廠子順利建起,紅紅火火發展開。

與此同時,徐主任代表公方麵,對葉夏提出的豬仔閹割法子給予三百塊錢獎勵,並獎勵一個搪瓷缸和一個搪瓷盤,及一個暖水瓶。

說會把閹割豬仔這法子對養豬起到的作用宣傳到公社各個大隊,飼料喂豬的法子會一起宣傳下去,以便各大隊在社員中進一步做宣傳,

從公社購買豬仔,每隻二十塊錢,育肥出欄,出欄豬重量按照荒年前的老規定,達到150斤就算完成任務,多出的斤兩,可以這算成錢

(每斤按照肥瘦,肥的是0.35元,瘦豬是每斤0.28元),也可以給肉(每斤0.76元返銷),歸交豬社員自家。

雖是讓社員養任務豬,但不是強製任務,可養可不養,完全取決於社員家庭的意願。

想養,一戶也隻能養一頭。

公社的政策不錯,然,等公社把政策下達各大隊,效果卻並不好。

緣由?

社員們擔心啊,這人都不說能頓頓吃飽飯,拿啥來養豬?

且一隻至少要養到150斤出欄,沒達到斤兩,拉回家繼續養,達到了,有超出任務豬的重量,自家才有收入,或者領肉回家,

這麼一想,除過大梨樹外,公社其他大隊的社員是實在冒險,就怕養好幾個月勉強夠任務豬重量,自個家白搭上工夫。

哪怕有飼料加成養豬,可買飼料要錢啊,一家人吃飯、穿衣、住房尚未完全解決,卻要給豬花錢買飼料,隨便想一下,肉疼啊!

各大隊有著這樣辛氏的人不好,繼而使得公社一項好好的利民措施,沒有最大程度上起到該起的作用,不過,這於目前來說是後話。

“爸,這工人啊有文化和沒文化是不一樣的,您以前在城裡做過掌櫃,用不著您閨女我說,也知道有文化找工作方便,且能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工作,而沒文化,隻能做些跑腿,出勞力的活兒,對吧?”

“是這個理兒。”

江安回應閨女,隱約間猜到閨女接下來要說什麼。

“既然爸清楚,並有仔細看過我寫的招工條件,所以啊,咱大隊的掃盲班是不是要開辦起來鴨?”

葉夏笑眯眯地說:“您看啊,這村裡老老小小一旦全識字,好叭,這話說得有點大,咱就先按百分之七十的人識字,你說咱大隊到時展現出的是怎樣一副麵貌?”

沒等江安做聲,葉夏自個接前話給答案:“明辨是非,不再為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社員間斤斤計較,再就是,咱們的養豬場、飼料廠日後招工,不愁找不到合適的員工,總之,好處多多。”

江安挑眉:“……”

葉夏從她爸眼睛裡看出些意味,不由笑了笑,說:

“讀書使人明智嘛!爸,我的想法有很多,但我最終的目的是想讓咱村裡人都過上好日子,想讓咱村的娃娃都有學上,想讓咱村日後年年都出大學生。

爸,你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的吧?除過養豬場、飼料廠外,我想著養雞場、果園、蔬菜大棚、魚塘等等,慢慢的,在咱大隊也都搞起來,爭取把咱大隊建成一個文明、先進大隊,沒準哪天咱大梨樹會上京市的報紙呢。”

“有想法是好,但不能激進,好了,你後麵說的那些,暫時先打住,當下你爸我就想著把養豬場和飼料廠先辦好,旁的以後再說。”

上麵的政策說變就變,如若不是得到公社批準,養豬場和飼料廠他都不想隨便去沾手。

但話又說回來,養豬場和飼料廠是大隊上建的,屬於集體財產,他還真不擔心政策有變,可萬一像她閨女說的那樣,村裡把養雞場等等跟著整起來,難免有些太紮眼,這就讓他不得不謹慎,不得不心存顧慮。

葉夏知道自個是一心為大家,卻也知道自己剛剛那番話在當前確實有點不合適,哪怕她有把握養雞場、果園、蔬菜大棚、魚塘等辦好,但環境受限製,最好聽她爸的,慢慢來比較好。

……

大梨樹村口。

“爸,你們回去吧,我和二哥、雋朗哥、林子哥、小梓說著話一會就能到鎮上。”

山風冷冽,望著江安和站在江安身邊的江學謹、江學慎、及江小五和龍鳳胎,葉夏實在不忍心這些關心她,她關心的親人站在村口吹冷風,但江安和江學謹等站在原地紋絲未動,江安說:“你們走吧,我們在這看你們走遠就回去。”

“快走吧,再耽擱下去,你們到市裡怕是要天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