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顧墨塵出行前的言行和舉動,康熙氣笑了,但也無可奈何,誰讓兒子注意大呢!就在康熙準備下令由費揚古率三萬精兵,攜大量軍械彈藥去支援胤褆和顧墨塵倆兄弟時,
誰知,一隻灰鷹直接飛進乾清宮。康熙認識那隻灰鷹,隻見其伸出手,灰鷹就落到他左臂上。解下灰鷹腳上幫著的竹筒,取出裡麵的密信,康熙當即朗笑出聲:“好!好!胤褆、胤禛、長華好樣的,不愧是朕的好兒子!”
這會正在上早朝,群臣尚未從萬黼的稟報中回過神,不料,皇帝不知又抽哪門子瘋,高興得近乎手舞足蹈!
良久,康熙平複好滿心激動和愉悅,但神色間卻依舊歡喜不已,他看著滿朝文武百官,說出澳洲大陸已經歸入清帝國版圖,這話中的真正含義不言而喻。
文武百官驚呆!就連萬黼也震驚得目瞪口呆,他這才把遠在海上那幾個兄弟要攻打懊糟大陸的消息傳回來,沒成想,大哥、二哥還有七弟手腳倒是快,這就把土地肥沃的澳洲大陸不費吹灰之力成功給拿下。
萬黼好後悔,覺得自己就不該答應倆哥哥和七弟,跟著載滿金銀珠寶的船隻返航。
哼!一個兩個三個說的好,什麼委以重任,要他務必把他們攻打澳洲大陸的計劃上稟皇阿瑪,順便請皇阿瑪安排移民和委派官員去治理澳洲那片土地。狡猾的七弟,明明有灰鷹傳遞消息,偏偏讓他跑這麼一趟。
不過,也是他粗心,忘記遊曆西方諸國前,七弟有從皇阿瑪那領了兩隻傳信灰鷹。鬱悶好一會,萬黼又自我安慰,攻打澳洲大陸的計劃他雖沒親身上陣,但也有參與不是?!
且載滿金銀珠寶和十來個被皇瑪嬤和七弟挖掘到大清的人才,若沒個妥當的人一路護送,萬一在返航途中遇到海盜,那他們將無疑損失慘重。
由此可見,他其實沒什麼可委屈的,畢竟他安全把載滿金銀珠寶等好東西和“科技富國人才”護送回大清的土地上。
萬黼自我安慰好,掃眼朝中嘰嘰喳喳的官員,繼而把目光挪向康熙。而康熙輕咳一聲,朝堂上立刻恢複靜寂,接著康熙下發一個又一個命令,
待康熙音落,萬黼立馬請命,要跟著移民和去澳洲大陸上任的官員同往,目的很明確,他要回到船上去,因為他知道那幾個兄弟的計劃,不僅僅隻“吃下”澳洲大陸那一個地方。
想著能上戰場,能為大清開疆辟土,萬黼心裡就燃起熊熊火焰,他不熱衷權勢,卻也不想自己一生太過平庸。他想像七弟胤禛學習,雖然知道學不到對方身上的皮毛,但趁著年少,不好好燃燒燃燒青春,實在有點對不起來這世上走一遭。
嗯,燃燒青春,是他家七弟在一次和兄弟們閒聊中說出來的,意在鼓勵下麵的弟弟們,健康成長,把大清把百姓的利益看重,
為大清的繁榮富強、為百姓安居樂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方不辜負自己的人生,方對得起身為皇子與生俱來的榮耀。
“朕對你有其他安排。”
胤礽、長生、胤祉沒能去遊曆西方諸國,本就意見很大,加之朝中事物繁多,三人留在朝中辦他辦差沒少受累,現在年長的幾個皇子中,
萬黼既然已經回到大清,那就好好跟著太子他們辦差就好,他可不能把人再放出去,免得胤礽和長生、胤祉意見更大。“皇阿瑪,兒臣……”
萬黼想為自己再爭取爭取,熟料,他家皇阿瑪看眼魏安,下一刻,“退朝”兩字自魏安口中高聲揚出。看著康熙從龍椅上起身欲離去,萬黼張了張嘴,瞅眼自己的爾康手,最終無奈垂下。
“老五,走,和哥哥好好說說你們遊曆西方諸國的見聞。”
胤礽走過來,攬住萬黼的肩膀,就把人往走帶。
“是啊是啊,五哥,我也想聽聽你們在海外的見聞,你一會可得對太子哥和弟弟我詳細說說!”胤祉追上兩人,三兄弟朝毓慶宮方向走去。
朝中委派治理澳洲的官員和移民一到,顧墨塵等登船,帶著援軍去施行他們下一個征戰計劃。
當然,為方便朝中官員治理澳洲,對於那些不服管教的澳洲貴族,根據顧墨塵的建議,直接被“輸送”到大清的土地上做基建。
畢竟國家要發展,基建必不可少,俘虜和不服管教的貴族這些都是免費勞動力,殺掉可惜,養著費糧食,去大清做基建就不一樣了,靠他們自己的雙手掙口飯吃,大清還是願意給予的。
葉夏對此毫無意見,她在外的作用很簡單——定海神針。有她在,出使團隊中的所有成員一直穩穩妥妥,無一人整什麼幺蛾子出來,且在安撫澳洲土著的事務上,葉夏有起很大的作用。
譬如她僅僅數日學會澳洲土著的語言,對土著們進行洗腦,告知他們大清帝國登上這片土地,是為了幫他們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為達到最好的效果,她利用自己的催眠技巧,
給土著們進行了永久性心理暗示,並在朝廷委派治理官員和移民到澳洲當日,心念一閃,從空間“搬運”出一堆堆糧食山和瓜果蔬菜山,
在土著們目瞪口呆下,她一臉淡然,說這是大清土地上才有的神跡,說澳洲這片大陸已經歸屬大清,那麼大清的神跡自然也會關顧這裡的百姓,
保證同屬大清子民的澳洲人,不再食不果腹。由官員帶著駐軍給移民和澳洲土著發放糧食和瓜果蔬菜,以及各類作物種子,另外,朝廷帶過來的農具,亦有發放下去。
得知葉夏是大清帝國的太後,又看到那一堆堆如山般的糧食、瓜瓜蔬菜,澳洲土著們跟著大清、移民、以及治理澳洲的官員和駐軍齊齊跪地,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一聲聲叩拜葉夏這個太後。
說起來,這世上的民眾,不管由誰來掌權,來統治他們,為的不過是能吃飽穿暖。澳洲土著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日子過得苦哈哈,這有人帶領他們來過好日子,自然一個個抹著淚歡喜不已。
將特意為穩定澳洲、治理澳洲的條例寫出來,葉夏交到朝廷委派的治理澳洲的主官員手上,言語上少不了敲打一番,見那主管澳洲政務的官員態度不錯,這才登船離開澳洲大陸。
三萬援軍除過駐軍外,自然又跟著乘船走人。好吧,是去為大清開疆拓土!
“這澳洲從今往後變成大清一個州府,希望永遠都歸屬大清版圖,可彆被西方列強有機會把煮熟的鴨子給搶走。”顧墨塵低歎。
“不會的,大清現在的發展,咱們都看著呢,再說,有咱們潛移默化做引導,不會有那麼一天。”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看,大清已向世界老大哥的趨勢發展,隻要康熙彆老糊塗,知道該退下來就退下來,那麼大清的未來必將一片光明。
如是想著,葉夏覺得很有必要讓太子胤礽也去西方諸國遊曆一番,好刺激刺激胤礽固有的認知,好給日後削弱皇權打下基礎。
但從長遠眼光看,葉夏其實更希望康熙的接力棒能交到顧墨塵手上,不是她覺得太子胤礽不好的,當不起一國之君,是和顧墨塵比起來,太子即便有受她和顧墨塵的思想熏陶,
根上其實還是個封建皇權下長大的年輕人,且位居太子之尊,有朝一日繼承大統,真能做到自行削弱皇權,讓皇家隻做國家的吉祥物?
有著這樣的顧慮,葉夏對於大清未來的掌舵人,不自主會偏向顧墨塵這邊一點。很顯然,她不是出於私心,而是從大局考慮的。
話又說回來,如若康熙的接力棒按著儲君繼位的原則,移交到太子胤礽手上,葉夏不會有意見,嗯,她是太後,後宮不得乾政,她也沒資格有意見,
但她會在閉上眼永久離開這個世界前,儘量再無聲無息地引導引導太子,對方聽進去,能照著她所期望的帶著大清前進,自然最好了,不能的話,也就那麼回事了。
畢竟她有儘到心力,人家不聽,她又能有什麼法子?至於在她永久離開後,讓她家陸小八去引導太子,這個還是不要好些。
緣由?
封建皇權至上,帝王多疑,她家陸小八若仗著和太子的兄弟情,對其治理國家發表這樣那樣的看法,萬一被對方懷疑用心,豈不是給自個找虐?
“沒有那一天自然再好不過。”顧墨塵如是說著,看眼兒子,葉夏眸中笑意蘊染,柔聲說:
“你想那麼多做什麼?咱們把該做的都做了,若是曆史的車輪又回到原來的軌跡,隻能說曆史慣性太強,不是咱們能隨意扭轉的。總之,咱們無愧於心就好。”
聽完葉夏所言,顧墨塵靜默須臾,點頭“嗯”了聲。做了自己該做的,有朝一日卻因為曆史慣性功虧一簣,那確實如他家母上大人說的,非他們娘倆能扭轉。
康熙三十年春出海遊曆諸國,到康熙三十三年秋,葉夏等乘坐輪船,行駛在返回大清的海平麵上。三年多時間,有康熙派出的援軍支持,胤褆、長華、顧墨塵在顧墨塵嶽父費揚古率領的援軍協助下,
帶著胤禶、胤佑、胤禩、胤禟、胤礻我這幾個弟弟,將大清的版圖拓寬不少。其中倭國和高麗這倆大清的原屬國皆有被拿下,改為大清版圖中和澳洲大陸一樣的州府存在。
因為在顧墨塵看來,一個野心不小,一個牆頭草,這樣兩個屬國要來何用?且屬國哪有自己掌權來得香?!
而隨著大清在海外的版圖擴張,朝廷向外移民一撥接一撥,境內接受的免費勞動力搞基建越來越多,想著版圖擴大,增加人口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