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葉夏放大招(1 / 2)

“在受災糧款這,我覺得可以在京城,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募捐,畢竟不管是京城,還是京城外其他地方,應該都有不少富戶,”

“募捐前,可以給出一個承諾,捐助糧款達到一定的程度,朝廷可以送他們一塊功德匾,上麵寫些譬如“樂善好施”、“救災恤患”等類的詞眼,”

“再表明所得募捐糧款都會登記造冊,並向百姓們強調,捐多捐少不強求,有什麼捐什麼,為災區同胞獻份愛心,助受災百姓早日渡過難關,脫離痛苦。”

康熙帝認真聽葉夏說著,中途沒有插一句話。

“所捐糧款,需實事求是登記好,再由朝廷公布出來,隨後將糧款下發明細,其中用捐款都買了些什麼物資,陸續公布於眾,這樣捐助糧款者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獻出的愛心是否用在了受災百姓身上,免得朝廷被民眾誤會,繼而授人以柄,滋生出事端。”

“皇額娘說得是,兒子會好好看你寫的這份防治雪災的建議和重建家園的切實法子,也會和朝臣們商量下募捐一事。”

康熙帝說得認真,聞言,葉夏笑了笑,說:“希望災區百姓都能挺過這次的雪災,能平平安安地過個新年。”

“皇阿瑪,受災百姓痛痛,保成把自己的錢錢捐出來,希望皇阿瑪買多多的糧食和棉衣、棉被發給受災百姓,還要買好多好多的藥材給被倒塌的房屋壓斷手腳的百姓治傷。”

團子保成仰起小腦袋,看著他家皇阿瑪,揚起萌萌噠的奶音兒,緊跟著團子保清說:“皇阿瑪,瑪嬤說了,受災百姓現在過得很苦,保清想要那些百姓早點從痛苦中走出來。”

“長華也希望受災百姓早點從痛苦中走出來。”

“星月也是。”

“皇阿瑪,受災百姓痛痛,清婉不要他們痛痛。”

“蝶衣也不希望。”

“皇阿瑪,有我們大家在,受災百姓會好起來噠。”

團子們像一百隻小鴨子,爭先恐後地對他們的皇阿瑪說個不停。

聽著這些誠摯的童言童語,看著那一雙雙天真純粹的眼睛,康熙帝嘴角微彎,語帶寵溺:“有你們的幫助,受災百姓會很快過上安穩日子,會從痛苦中走出來。”

說著,康熙帝揉了揉團子保成和保清的小腦袋,對眾團子又說:“你們都很棒,都是皇阿瑪的好兒子!”

這話是他偶然間在慈仁宮門外聽到的,當時皇額娘對團子們說:“你們都很棒,都是瑪嬤的好孫兒。”

得到皇阿瑪的表揚,團子們的眼睛越發明亮得熠熠生輝,但一個個精致帶著嬰兒肥的小臉上不自主地染上了抹紅暈,這是不好意思了呢,看得康熙帝朗笑出聲。

為免耽誤康熙帝的政事,葉夏沒再乾清宮多逗留,便帶著團子們出彆過康熙帝,祖孫一行便朝殿外走,熟料,就在他們轉身之際,殿外傳來通稟聲,隨之就見蘇麻喇姑捧著一個雕花精致的小木匣走進殿中:

“皇上,主子讓奴才給您送七萬兩銀票過來。”

向康熙帝行禮後,蘇麻喇姑將手中的小木匣呈上。

梁九功上前接過。

康熙帝則麵向慈寧宮方向,神色真摯而誠懇:“孫兒替受災百姓多謝皇瑪嬤!”

待康熙帝音落,蘇麻喇姑向其行禮:“奴才還需回去給主子複命,就不在這都留了。”

葉夏祖孫是和蘇麻喇姑一起出的乾清宮,不過,祖孫一行沒有回慈仁宮,而是隨蘇麻喇姑通往慈寧宮。

之所以去慈寧宮,不是葉夏想和孝莊嘮嗑,是她想出宮,到京城附近的受災縣救治百姓。這麼做或許有點犯傻,畢竟這天寒地凍的,

不好好待在宮裡享福,卻要冒著風雪出宮受罪,對此,葉夏心裡自是知道在如此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去往受災縣救治傷患不是什麼好事兒,但她既然身處這個朝代,既然遇到這次的雪災,那她就不能冷眼旁觀。

何況她懂醫,又有太後這麼個身份在,且多做些積德行善、利國利民的好事,有助於空間擴充。

好叭,空間現如今已然像一個小世界,會不會繼續擴充,她其實沒有過多在乎,她隻是覺得待在皇宮這座金絲籠中太悶,很需要出去走走,換換心境,再好好看看這原汁原味的古代世界。

而要出宮,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出去的,需要和皇帝打招呼,亦或是和孝莊說一聲,否則,哪怕她是太後,想不聲不響走出宮門,難!

“琪琪格,你說什麼?”

來到慈寧宮,葉夏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出口,令孝莊吃驚不已,她麵部表情倏然間變得肅然:“你有那份心,皇額娘很高興,可外麵風大雪大,路又不好走,你出去確定自個受得了?”

按照科爾沁的輩分來說,仁憲太後是孝莊的侄孫女,但身處大清後宮,身為順治帝的繼後,孝莊無疑是仁憲太後的婆婆,因此,在稱呼上,葉夏,也就是仁憲太後跟著順治帝用“皇額娘”來喚孝莊。

葉夏眉眼間笑意盈盈:“我受得了。皇額娘,我身子骨解釋著呢,近兩年多時間我沒少去校場鍛煉,不信的話,等天氣好點,我在校場演示騎射給你看。”

團子保清這時揚起奶音兒:“老祖宗,皇瑪嬤是有練騎射哦,還有,皇瑪嬤每天都有跑步,還做那個什麼瑜伽,我們有時候在皇瑪嬤那碰到,就會跟著皇瑪嬤練瑜伽。”

“老祖宗,大哥說的是真得哦!皇瑪嬤說練瑜伽可以塑形,就是走路很好看,很有氣質的樣子。”

皇四女星月團子眨巴著眼睛,奶聲奶氣地對孝莊說了句。養老太早,葉夏這個閒不住的,是真得一日的時間劃分得清清楚楚,好讓自己的養老生活過得充實、生動。

長華長在葉夏身邊,尚未和葉夏長時間分開過,聽葉夏說要去給災區受傷的百姓醫治,小家夥不由輕扯扯他家皇瑪嬤的衣袖:“皇瑪嬤,不去可以嗎?”

輕捏捏長華團子的臉兒,葉夏眸光柔和而寵溺,笑說:“乖,皇瑪嬤不會去太長時間。”

見團子抿唇,用頭蹭了蹭她,卻沒再說話,葉夏將目光挪回孝莊身上:“皇額娘,您看……”

孝莊沉默不語,許久,在葉夏以為孝莊真不會同意她出宮的時候,不料峰回路轉,就聽到孝莊說:“七天,你最多隻能去七天,身邊必須得多帶些人手,不然,你就給我安心待在宮裡。”

“皇額娘,半個月吧,我保證趕在過年前回來。”

七天能做什麼?

距離最近的受災縣,單單路上來回怕都得兩三日,真正救人又能生下多長時間?葉夏一臉認真地看著孝莊:

“這次的災情很嚴重,百姓死傷怕是不少,我就是想著把自己從醫書上看來的救人法子,用到受傷百姓身上,好叫那些百姓能少受些痛苦。”

孝莊歎氣:“琪琪格,皇額娘隻是心疼你你知道不?這到了外麵,想吃口熱乎的有多難,你想過沒有?沒個地兒睡覺,你又想過沒有?還有沐浴等等,這你一出去可以說方方麵麵都和宮裡沒法比,琪琪格,要不你再想想。”

聞言,葉夏還能說什麼?隻要她開口再多說一句,多半沒法順利出宮,但她還是想多爭取兩天:“要不十天?”

孝莊態度堅決:“去的話就七天,而且去的受災縣必須距離京城最近,否則,我還是那句話,好好待在宮裡。”

見沒有回旋的餘地,葉夏隻得點頭:“行,就七天。”

孝莊問:“什麼時候出發?”

葉夏正要開口回應,卻聽到孝莊的聲音再度響起:“明早動身,去了後就住在縣城,至於受傷百姓,應該都會被抬往縣城,方便藥堂裡的大夫醫治。”葉夏輕頷首:“好。”

今晚她還想搞點事呢,自然不會今天就出發。

乾清宮。

“說說吧,諸位現在是什麼感覺?”葉夏祖孫和蘇麻喇姑離開後,康熙帝傳喚重臣再次到乾清宮善意賑災一事,他是帶著自豪和驕傲,以及動容說出葉夏和團子們,以及太皇太後孝莊,還有烏雅氏這個小小的尚未定品階的宮妃,為受災百姓捐出的錢款,

且有對這眼前的重臣們念出每筆捐款的金額,並狀似不經意地掃了眼明珠等幾位外戚,直言今日就下旨晉升烏雅氏為嬪位,一聽這話,但凡有閨女,亦或者孫女在皇帝後宮的大臣,發燙的臉色幾乎瞬間露出愕然之色。

他們是真沒想到,太後竟然捐出五萬兩賑災銀,就連年幼的太子和大阿哥等小阿哥小公主們,捐出的賑災銀都比他們這些大臣要多的多,

尤其是太後,不管捐出銀錢,還組織慈仁宮的宮人把不穿的舊棉衣,以及多出的棉被等災民能用到的物資捐出,而他們在皇上麵前丟人現眼,

在國家有難時,摳搜到最多的隻出三百兩白銀。好吧,和太後的五萬兩、太皇太後的七萬兩,沒法比,和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捐出的少則千兩,

多則數千兩也沒法比,但這就罷了,他們卻連後宮一個尚未定位分的妃嬪都比不上,人家有事捐出五年多攢下來的份例,又是捐出入宮前家裡給帶的一張五十兩銀票,還捐出皇上剛=賞賜不久的百兩黃金……

德嬪?

百兩黃金,一張五十兩銀票,五年的份例,烏雅家的姑娘就這麼取悅了皇上,一下子得到一個嬪位。虧大發了,他們既沒在皇上這落得好,

他們的女兒(孫女)在後宮也落人烏雅家的女兒一大截,不知體恤皇上,不知為皇上分憂,日後想要在後宮往上爬,怕是難得很!

明珠和佟國維在重臣中最是羞臊,他們倆一個是妹妹在後宮,一個是嫡親閨女在後宮,卻在皇上籌措糧款救助災區百姓時,不給他們的娘娘在前朝長臉,反倒給皇上難堪,他們那會子莫非被豬油蒙了心?

“皇上,微臣會即刻傳話給府裡,為災區百姓再捐出兩萬兩白銀。”

明珠如是說著,心裡好不肉疼,隨著他音落,佟國維站出來:“皇上,微臣府上願捐出三萬兩白銀救災。”

這話明顯是比明珠說的巧妙。明珠的意思是個人再捐出兩萬兩,佟國維則是府上捐出三萬兩,這其實就是說後宅捐出三萬兩,

他為官俸祿低,捐三百兩是按著他的收入可承擔起的,隨後捐出再多,隻能說是府上有其他的營生能賺來銀子,不會讓皇帝想到貪汙**上。

明珠不傻,一聽佟國維的話,心裡暗罵了句老狐狸,想著回頭得讓家裡的夫人另捐出一筆銀兩,為皇帝今日提倡的大麵積募捐做出積極響應。

至於他剛才說的再捐兩萬兩,隨皇帝怎麼想吧,反正他納蘭家家大業大,拿出幾萬兩銀子,任誰都不會把他和貪官汙吏掛上鉤。

有明珠和佟國維開了個頭,索額圖這隻狡猾的狐狸禁不住暗笑得意,他朝康熙帝一禮,說:“臣府上願捐出兩萬兩救災。”

攀比明珠和佟國維沒必要,他府上捐出兩萬兩不是小數目,在皇上眼裡夠看。

府上富貴的,在康熙帝一番冷嘲諷下,相繼以各自府裡的名義,補捐出康熙帝滿意的賑災銀。最少的,都捐出了兩千兩,最多的倒是沒哪個超越佟國維的三萬兩。

當然,那位以清廉聞名的老大臣,沒有再捐銀錢。這位大人不是不捐,是已然把棺材本都捐了,眼下即便有心續捐,卻力不能及。

轉眼工夫從明珠等府上富貴的重臣手上又募捐出十多萬兩白銀,康熙帝心裡不由一陣愉悅,接著拿出葉夏的防治雪災和給受災百姓重建家園的法子,與諸位重臣討論。

“皇上,不知這防治雪災和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的法子出自哪位高人的巧妙心思?”

“是啊皇上,您說的防治雪災之法甚好,還有那重建家園的法子,是真真幫朝廷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沒錯,這次的雪災重災縣多大十七個,連日大雪,壓塌農戶房屋不計其數,造成大量傷亡,後續修繕、重建工作需要很多人力,而朝廷眼下救災,如若就這麼隨便增粥,亦或是發放米糧……”

“皇上,陳大人說得是,給受災百姓增粥無可非議,但要是讓那些領粥的百姓通過勞動,通過多勞多得優先領粥,領米糧,”

“優先分配修建好的住房,不僅能解決災民重建家園的人力問題,還能激起受災百姓重建家園的積極性。至於那些明明手腳沒問題,”

“卻懶得動彈,隻想白領粥的混子,就餓著他們,微臣想,用不著兩頓,這部分人為裹腹,為住上房子,為有個家,肯定會積極行動起來,加入到修繕房屋的大軍中。”

“周大人,那你說說老弱病殘孕該怎麼辦?難道讓這部分沒有勞動能力的受災百姓餓肚子不成?”

“當然不,朝廷可以為這部分另設粥棚,不過,有輕省點,無需跑腿的活計,給這部分人分配下,應該沒什麼問題。”“微臣建議不管是城門口設的粥棚,還是各受災縣設的粥棚,都按照皇上說的這個策略執行。”

“通過利誘,調動災民吃飽肚子,重建家園的積極性,這策略好,微臣持讚成態度。”

諸位重臣你一言我一語不時說著防治雪災的法子和重建家園的提議有多麼好,聽著這些言語,康熙帝深眸中沒有流露出絲毫情緒外露,隻是靜坐在禦案後,靜聽諸位重臣所言。

“皇上,微臣願意協助戶部官員在京中募捐,要是皇上沒有彆的吩咐話,微臣想現在就出宮開始募捐。”

說這話的是那位以清廉聞名的老大臣。康熙帝頷首:“準。”

就聽這位老臣又說:“不知皇上可允將您和太皇太後,以及太後和小阿哥小公主們,還有烏雅小主捐的錢款公諸於眾?”

有皇上、太皇太後、太後、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帶頭捐款,這造成的轟動自然不小,如此一來,京中權貴富戶和家裡過得去的百姓,應該會對朝廷募捐積極響應。

康熙帝自然也有想到老大人所想,他頷首:“準。”

繼而說:“需告知百姓,捐款不分多少,不強求,捐衣物、米糧、棉被、帳篷等物品都可以,並告知百姓,一切捐贈都會由戶部官員如實登記,募捐後,做出統計,會公開張貼出來。”

“再就是,所有捐贈糧款、物品,具體如何分發,分發到哪兒,同樣會公開明細。”

“皇上英明!”

諸位重臣齊聲吹彩虹屁。

募捐來的糧款、物品在百姓眼前公開,用到哪亦公開,這樣無疑會讓百姓對朝廷生出信任感,免得風言風語到處傳,認為朝廷官員貪汙糧款等物,更能讓暗中想要和朝廷作對的人失去算計皇上,算計朝廷的機會。

康熙帝不動聲色地看著諸位重臣,沉聲將葉夏說的有關功德匾在募捐中的作用道出,諸位重臣無疑再次吹起彩虹屁,然,年輕的皇帝依舊神色淡淡,說:

“你們該知道,賑災事宜一旦做不好,很容易引起災民暴亂,所以,朕希望你們對得起自己每個月拿的朝廷俸祿,對得起你們頭上的頂戴花翎。”

諸位重臣跪地:“臣等定不負皇上厚望!”

留下陳廷敬這個老師,康熙帝著其他重臣回衙門繼續辦差,務必把救災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如有懈怠者,必嚴懲!

諸位大臣以一句“臣等不敢,臣等告退”彆過康熙帝,擦著額上冷汗,走出乾清宮。

“先生可知這出自誰人之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