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拿起禦案上寫滿字的那遝紙張,神色舒緩,對他的老師陳廷敬賣起關子來。
“臣猜不到。”陳廷敬如實回稟。
“給,先生拿著仔細看看。”康熙帝將那遝紙遞出。
“寫得確實極好。”
陳廷敬接過來,一頁頁仔細看過,由衷誇讚,也就在這時,他聽到康熙帝含笑的嗓音揚起:“那個人師父認識,但先生肯定猜不出是她寫的。”
陳廷敬好奇:“皇上不能告知微臣?”
康熙帝嘴角噙笑,搖頭:“不能。”
開玩笑,萬一他說出來,被朝中一些老頑固聽到,還不得拿皇額娘說事兒?!
陳廷敬笑了笑,倒也沒追問。
康熙帝許是心情好,在陳廷敬拿著那遝紙重新細看時,傳梁九功上前,竟然真得擬旨封烏雅氏為德嬪。
如果葉夏此刻在乾清宮,隻怕會想到是她的蝴蝶翅膀,將烏雅氏的嬪位提前近一年扇了過來。
清史上,烏雅氏是在康熙十八年十月,單獨冊封為德嬪,時年二十歲。
……
後宮炸了,在康熙帝有意從乾清宮放出消息,後宮妃嬪得知烏雅氏沾了太後的光,為受災百姓捐了點賑災銀,不僅得到皇帝大加讚賞,且被皇帝連級跳,冊封為德嬪。
你酸我酸她也算,諸妃酸得仿若全部站在檸檬樹下,滿嘴都是酸味兒,並不約而同暗自檢討,為何她們就不知道多往慈仁宮走動走動?
不然,她們也能沾上太後的光,跟著太後和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一起捐點銀子救災,事後,哪怕不能像烏雅氏這般好運直接封嬪,
亦或時晉升位分,但起碼可以得到皇上一句讚揚,在皇上心裡多多少少留下點印象,從而保不準會多得到幾次侍寢機會。
然,酸沒用,她們眼下能做的,要做的,就是趕緊和太皇太後、太後、以及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看齊,學烏雅氏那樣,拿出些銀子為受災百姓出點力兒。心裡有了想法自然就要付諸實施。
各宮嬪妃齊湧承乾宮,著身邊大宮女把自個帶來的銀錢叫到貴妃佟佳氏手上,一個接一個說出他們此行的目的。
佟佳氏是貴妃,是康熙帝後宮嬪妃裡麵,目前位分最好者,加之康熙帝在鈕祜祿氏這位皇後過世後,就沒再封後,直接將打理後宮的權利交由佟佳氏這個表妹手上,因此,各宮妃嬪要做什麼事,自然得唯佟佳氏馬首是瞻。
不管其他嬪妃是如何巴結佟佳氏,讓佟佳氏身邊的宮人仔細記錄下她們捐出的銀錢數目,都沒有對惠嬪納喇氏和榮嬪馬佳氏造成影響,
她們這會兒正惱自家兒女,明明有回宮抱錢匣子,怎就不和她們這做額娘的說一聲,好叫她們像烏雅氏那樣,在太後麵前捐點銀子賑災,
從而給皇上留下一個好印象,結果呢?熊孩子們悄咪咪地回來,悄咪咪地走,和她們吭都不吭一聲,有這麼坑娘的崽子嗎?
惠嬪和榮嬪苦笑著對視一眼,在其他宮妃登記完捐銀金額後,方著身邊的大宮女抱著木匣上前。兒女牛氣,把攢下的錢錢全部捐出賑災,做額娘的自然不會給崽子們拖後腿,於是,惠嬪榮嬪二人是牙一咬,就捐出大半傍身銀錢。
“惠嬪姐姐、榮嬪姐姐真是大氣,這怕是把傍身銀子全捐出來了吧?”
宜嬪是個愛拈酸吃醋的,到目前為止,嬪位上的妃嬪,就她和貴妃佟佳氏沒有生育過,但貴妃人臉大命好,把烏雅氏
剛生下來的兒子就抱在膝下撫養,
她倒好,是一兒半女都沒有,尤其是此刻坐在惠嬪和榮嬪身邊兒,宜嬪就覺得自己生生矮兩人一大截。
是豬嗎?
一個比一個能生,就不知道讓彆人也生個一兒半女,真是氣死個人!
扯著手上的帕子,宜嬪暗戳戳地吐槽惠嬪和榮嬪。榮嬪性子軟乎些,並未對宜嬪夾槍帶棒之言做回應,惠嬪卻不是個能忍的,隻見她瞥眼宜嬪,唇角微啟:
“宜嬪妹妹可是大家夥都知道的富貴人兒,難不成妹妹隻從指縫裡露出點銀子用來聊表心意?”
聞言,宜嬪臉色瞬間不好,好想彪句臟話懟回去。
誰特麼的是富貴人兒了?
她窮,很窮,能捐出兩百兩銀子已經不錯,嘴欠的玩意兒,難不成一句就想要她把家底掏出來?哼!要真那麼做,除非她是個蠢貨!
“妹妹可沒姐姐富貴。”
從牙縫裡擠出一句,為免惠嬪再拿花嗆她,宜嬪錯開視線,端起茶碗自顧自地啜口熱茶,直接將惠嬪和榮平視作空氣,不予搭理。
有太皇太後和太後在前,後又有烏雅氏這個後宮表率,後宮嬪妃在佟佳氏這踴躍捐銀錢幫助朝廷救災,還彆說,經佟佳氏身邊的大宮女統計,竟湊出一萬五千兩銀子。
各宮嬪妃還學著慈仁宮的樣兒,將宮人們不穿的舊棉衣、舊棉鞋和多餘的棉被捐出,這又是一批不小的物資。與此同時,佟佳氏專程前往慈仁宮、慈寧宮一趟,向太後,太皇太後提議縮減後宮三成用度,幫助受災百姓過冬。
這是宮裡麵的情況,宮外,各府上得知宮裡傳出的消息,得知太皇太後和太後,以及小太子小阿哥小公主們和後宮娘娘們都捐銀捐物幫助災區百姓,
一時間全行動起來,命府上管家抬著銀子,拉著一車車存量,到朝廷募捐的地方排隊捐贈起來,就連京中普通百姓,在看到朝廷貼出的告示後,也是在力所能及下掏腰包,捐倆銅板的,捐一兩銀子的不定額捐款襲湧而來。
要說的是,京中買賣做的大的商戶,看到告示上的功德匾一說,其中一戶不帶猶豫,直接由家主捐出五萬兩銀票,得到朝廷嘉獎,皇帝親手寫的“樂善好施”功德匾一塊。
人啊,就是喜歡看樣學樣,在這位大商戶帶領下,陸續又出現不少大中小商戶捐錢捐糧的。
沒辦法,家裡有了錢啊,就想著要名望,而功德匾是皇上親筆題寫,朝廷頒發,這留給子孫後代,無疑是種榮耀。
到暮色落下前,由戶部官員登記、統計,就京城這一個地兒,就募捐到二十六萬八千八百六十七兩無錢銀子。康熙帝收到戶部尚書稟報,
心裡是既欣慰又高興,當即就命官員攜帶銀兩於明日出發,繼續在江南,乃至全國各地夠糧,夠各類救災物資。然,好消息有,
壞消息同樣有,由於有些受災縣偏僻,賑災物資要運過去無疑需要點時間,這就讓有心人抓住了空子,將尚未全然傳開的謠言在京中大麵積散不開,說皇帝貪財好色,昏庸無道,激起天怒,才降罪黎明百姓。
“荒唐!真是荒唐啊!朕貪財好色,朕昏庸無道?造謠的人還真敢說,查,給朕好好查,朕倒是要看看是哪個在背後搞鬼……”
康熙帝被那些傳言給氣消了,嘴裡巴拉巴拉個不停。
梁九功在旁侍立,垂眸聽著被皇帝特意召進宮的兩位大臣連聲應“嗻”。
嘴上發泄夠了,康熙帝擺擺手,那倆官員從地上爬起,恭敬告退。而康熙帝不知道的是,今晚就有人幫他破了那些謠言,破了暗中之人的陰謀。
靜夜寂寂,地上的落雪給黑夜添了幾分亮芒,葉夏估摸著宮人們都睡下了,悄然起身,在內殿、外殿點燃她自製的一種迷香,
須臾後,她無聲無息出了慈仁宮,並繞過夜裡巡邏的禁軍,出現在乾清宮廣場一不起眼的角落,意念一閃,隻見偌大的廣場上豁然出現堆堆如山高的麵袋、
米袋,同時還有一堆堆如山高紅薯、土豆、瓜果、蔬菜、魚類肉類等產品。有此異象在,宮外的謠言不攻自破。
空間裡的收成實在可觀,要不是有保鮮庫房,葉夏還真不知道把那些收獲的瓜果、蔬菜、糧食等收成放哪呢。按照白日來乾清宮踩好的路線,
葉夏神不知鬼不覺回慈仁宮,就在她離開乾清宮廣場不到半刻鐘之際,乾清宮方向傳來陣陣急促的腳步聲和驚呼聲。
夜裡有禁軍巡邏,葉夏知道很快就能有人發現乾清宮廣場上的異狀,並會在第一時間通稟給康熙帝。
事實上,確實如此。
康熙帝此刻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康熙帝已經不是兒皇帝,他成熟、穩重,處理政事得心應手,卻還是被此時此刻看到的一幕驚得目瞪口呆。新鮮的蔬菜瓜果……新鮮的魚類肉類,整袋整袋,全然看不出數量的麵袋、米袋……
良久,康熙帝方緩緩回過神,命禁軍將乾清宮廣場團團圍住,繼而返回乾清宮,進入暖閣看起禁衛軍統領交到他手上的一個大冊子。內頁有插畫,有字(繁體字),康熙帝一頁頁地看起來,且看得特彆認真。
紅薯,土豆,畝產量竟然這麼高?!從圖片結合文字,康熙帝驚呆了,他似乎、好像有聽說過紅薯、土豆,但卻也知道在大清土地上並沒有完全種植開,現在他看到了什麼?
原來紅薯和土豆這兩樣作物,畝產量高,如果大麵積種植,百姓豈不是就不用餓肚子了?!
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翻看完冊子上的說明,康熙帝的視線又落到手邊一張寬大的紅紙上,看著上麵用毛筆寫的兩個大字“賑災”。
他是不信鬼神的,可乾清宮廣場上看到的,和他手上拿的冊子,以及眼前這倆大大的紅字,無不告訴他,在大清,在這紫禁城,在乾清宮門外,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出現了神跡。天罰?天怒?
如果真是天罰、天怒,又豈會有神跡顯現在乾清宮廣場上?
康熙帝手上拿的冊子和紅紙上的那倆大字,都是葉夏傍晚前避開人進空間“加工”出來的,她希望紅薯、土豆能推廣開,這樣就能避免窮苦的百姓們餓肚子,
她其實還有想到放出些糧種,不過,終究還是打消了念頭。這不是不放,是她覺得等天氣好轉,冰雪融化後,亦或是其他什麼時間,再另行放出來便是,反正現在又不是播種季節,再者,就大清目前的國情而言,有多少百姓擁有自己的土地?
佃戶居多,權貴富戶家的莊子居多,一想到要把空間裡培育的糧種給權貴富戶拿去播種,葉夏心裡就好一陣不舒服。基於此,
她放出糧種的積極性並不高。而她之所以在寬大的紅紙上寫下“賑災”兩字,無非是在提醒康熙帝,乾清宮廣場上那些物資,都是用來給受災百姓的,免得皇室宗親,文武百官,無恥地瓜分那些物質。
既然是“神跡”,她相信康熙帝肯定不會違背天意,不然,有神跡,也就會有天譴!
至於如何整出個天譴,這於葉夏來說,其實不難。
康熙帝是封建君王,雖不信鬼神,但在這封建王朝大背景下,心裡對鬼神多多少少怕是還有些忌憚的。有忌憚,這位君王自不會隨意分配那些物資。
翌日,宮中乾清宮廣場有神跡顯現,這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似的,飛出宮門,以最快的速度以京城為中心向外傳開。朝中文武大臣震驚不已,
他們看著一車車物資自宮門口運出,看著皇帝眉心舒展,站在乾清宮門外的台階上,目送一輛又一輛載滿物資的馬車向宮門口前行,
長長的車隊宛若無數條長蛇首尾相連,穿過京中主街道,在精兵悍將護衛下向順天府和廣平府受災各縣疾速進發。
“看來宮裡是真天降神跡,才會有這麼多物資一車車送往各受災縣。”
“昨個還是各種謠言滿天飛,說皇上昏庸無道,這才引起天罰,可照今日所見,那些謠言還真就隻是謠言咯!”
“我可沒信那些謠言,自從災情傳到京城,宮裡很快就有了動作,從這來看,皇上對咱們老百姓好著呢。”
“沒錯,皇上要是昏君,宮裡就不會降下神跡,我剛才在彆的地方聽了一嘴,說那神跡是昨個後半夜降下來的,其中不僅有仙人們吃的仙果,還有仙人們吃的麵粉和大米,肉類也多得很,聽著就想嘗一口。”
“據說還有很多藥材。”
“這回那些受災縣的人是真得有救咯!”
“你羨慕?”
“我眼皮子有那麼淺?”
京中百姓站在街道兩邊,看著載滿物資的車隊從眼前經過,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無不交頭接耳低議宮中昨晚天降神跡一事。
賑災如火如荼進行著,三藩又陸續傳來捷報,康熙帝的心情終於真真正正舒展愉悅起來,也終於有時間前往慈寧宮、慈仁宮陪太皇太後、太後坐坐。
“保成,皇阿瑪怎麼覺得你這幾天有點不開心啊?”
檢查完團子保成的課業,康熙帝揉了揉小家夥的頭,溫聲笑問一句。搖搖頭,團子保成奶聲奶氣說:“沒有,保成沒有不開心。”
皇瑪嬤出宮都快五天了,他有掰著指頭書,絕對不會有錯,可是就不見皇瑪嬤回來,好想皇瑪嬤啊!
捏捏團子的鼻頭,康熙帝故意板起臉:“保成,你看著皇阿瑪的眼睛回話。”
團子保成抬起頭,迎上他家皇阿瑪的目光,忽然就癟了癟嘴巴,很是委屈說:“保成想皇瑪嬤,皇阿瑪,保成好想好想皇瑪嬤!”
康熙帝先是一怔,旋即笑容重現:“想了就去慈仁宮看望你皇瑪嬤,何況你不是每天都過去嗎?”
“皇瑪嬤不在宮裡。”
團子保成眼裡染上淚光:“都已經五天啦,保成有每天掰手指數數,可是就不見皇瑪嬤回來。”
怔愣好一會,康熙帝驀地抓住小團子的胳膊,急聲問:“知不知道皇瑪嬤去哪了?”
團子保成搖搖頭,又點點頭:“皇瑪嬤有告訴老祖宗,說要去受災的地方給哪裡受傷的百姓治傷。”
“老祖宗知道?”
康熙帝又問。
團子保成再次點點小腦袋:“老祖宗自然知道的,那天我們和皇瑪嬤給皇阿瑪送完錢錢,就跟著皇瑪嬤去了慈寧宮,然後皇瑪嬤就告訴老祖宗,說想出宮給受傷的百姓醫治,老祖宗一開始沒有答應,但皇瑪嬤很想去,最後老祖宗就答應啦。”
慈寧宮。
“孫兒(保成)請皇祖母(老祖宗)安!”
爺倆來到慈寧宮,給孝莊請安後,康熙帝就問:“皇祖母,保成說皇額娘出宮去災區了,這屬實?”,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