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再遇(1 / 2)

好叭,說是養老,實則就是她之前下的斷語,養團子、擼團子、搞基建、促進大清向和諧社會發展,不再遭受真正清史上的“百年之恥”。

“夏夏!”

江學言從一外班男同學口中得知葉夏在宿舍樓下找他這個二哥,說是有事兒要告訴他,立馬放下手中的書,從床上起身,就往樓下跑。

周末嘛,洗洗衣服,躺在床上看看書,再美美地睡一覺,這是高中住校生差不多都會做的事。聽到江學言含笑的聲音,葉夏落在花兒上的視線挪向聲源,

看到江學言小跑過來,晶亮的眼眸立時如月牙兒彎彎,絲絲縷縷的笑意隨之蘊染而開,她這一笑像是平日冰封的清泉乍暖下歡騰起來,清越潺潺,又像池中蓮瞬間綻放,清雅醉人的香味兒隨風彌漫,沁人心脾。

“二哥。”

稚嫩甜糯的嗓音溢出唇齒,葉夏在江學言走到跟前時說:“咱們去看看秦林和秦梓吧,順便在路上我再和你說件事兒。”江學言自是沒意見,點頭:“走吧。”

出宿舍前,他有背著軍綠挎包,裡麵裝著老媽給的零花錢和糧票,回學校前,他是哥哥,就請妹妹和秦林、秦梓兄妹倆去國營飯店吃頓好的。

走到校門口公車站牌旁,江學言臉上的表情忽然一滯,直直地看著葉夏,半晌,他帶著些許疑惑又帶著些許理所應當,問:“這次期末考你要和高二年級一起考試,夏夏,你真決定這麼做?”

讀高中以前,他們兄妹沒在一個班級,這讓他對妹妹日常如何學習並未了解多少,但自打去年他們一同前往市一中就讀,

兩人同班,每日上下課到放學,妹妹都在做些什麼,作為哥哥,不說很全麵的了解,但僅憑一雙眼睛看到的,了解百分之七八十不成問題。

他這個妹妹上課並不怎麼看黑板,多數時間在寫寫寫,可不容否認的是,無論是月考還是期中考,年級第一的寶座始終是妹妹的。

或許正因為這樣,各代課老師在課堂上並不怎麼管妹妹,也是,如何管一個門門功課一考就能考出滿分的學生,且這個學生是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譬如:積極參與運動會,輕輕鬆鬆拿到第一,為班級爭奪榮譽。

再譬如,學校舉辦的文藝活動中,隻要同學或是老師一句話,再不願出風頭,也會站出來和同學們一起排練節目。

還有各科競賽,參加就拿大獎,如此品學兼優,尤其是在學習上用不著老師費神的學生,哪個老師會沒事找事?

其實,他挺想不明白,知道妹妹聰明,嗯,是很聰明的那種,但妹妹在高一這一年展露出的天賦,卻依然讓他感到很大程度上的吃驚。明明沒怎麼學習,

怎就能方方麵麵那麼優秀?明明他沒看到她有自學高二的課程,怎就決定這次的年級結業考要和高二一起考試?

然,疑惑歸疑惑,吃驚歸吃驚,在潛意識裡,江學言又深覺能做出那樣決定的,就該是她家妹妹,這不足為奇。

“嗯。”

葉夏微笑著輕點點頭,觀察到兄長的神色變化,她徐徐說:“二哥,學習對我來說不是件吃力的事兒,否則,我也不會一路跳級到高中,

再就是,我課間很少去操場玩兒,晚自習和周末,以及寒假期間,都有自學高二的課本,所以我想直接參加高二同學的期末考,成績理想的話,新學年我便讀高三。”

微頓片刻,她很是認真地看著江學言的眼睛,語氣同樣認真:“但我希望二哥不要學我,好好在這次的期末考中取得好成績,穩紮穩打讀完高二再讀高三,然後通過高考,讀一所理想的大學。”

聞言,江學言笑笑,揉著葉夏的發頂說:“你二哥我可不是個糊塗蛋,更不是個易衝動的人,在咱們火箭班,就我目前的成績排名,

頂多算是個中上遊,況且我也沒有自修高二的課程,要是學著你的樣兒和高二的同學一起期末考,不說考鴨蛋,但想要各門功課都考到及格線,怕是很難。”

之前沒有和妹妹比,隻單單個大哥比成績,他的功課尚且不及,而大哥眼下讀高二,是從高一正常升級,在家更是沒提過要在高中階段跳級,有這麼個例子在,除非他覺得比大哥腦子聰明,比大哥學習好,才有勇氣跟著妹妹去跳級。

事實上呢?

他有自知之明,論學習功底,大哥是實打實比他強。

既然心裡有底兒,江學言自不會去做沒把握的事兒,從而在求學路上栽跟頭。“我就是擔心二哥因為我跳級做出不理智的舉動,現在好了,二哥什麼都想得明明白白,那我便不操心啦!”

隨著葉夏甜糯好聽的嗓音落下,兄妹倆要乘坐的公車由遠及近,在馬路邊緩緩停穩。

在市裡讀書這一年,葉夏和江學言幾乎每個月都會去秦家看望一次秦林、秦梓,就葉夏觀察,秦林兄妹倆除過比之前話還少外,

旁的異常倒是沒有,可不知道是不是她多想,總覺得兩兄妹心裡有事兒,但她卻問不出個所以然,隻能在每次看望兄妹倆的時候,多關心關心二人,多和二人說話,免得倆小孩養成太過沉悶,甚至陰鷙的性格。

約莫過去三四十分鐘,聽到售票員報站,葉夏招呼江學言向公車後門移動,準備等公車一到站下車。

秦家住的是座小四合院,房子是秦家的祖產,隻不過在秦父過世,秦林的爸爸,也就是秦家長子成人,進話劇團上班後,秦母便在家裡把話挑明,說家裡的宅子日後屬於幼子秦鴻康,至於長子,成婚直接向話劇團申請住房。

很顯然,這是直白地告訴長子,甭想和媳婦占家裡的房子。秦母一生生下三子,因丈夫太早離世,知覺無法撫養三個兒子,便狠心把夾在中間不受寵的次子送人,

因此,已經懂事的長子變得不喜和母親說話,直白點說,是和秦母生出隔閡,時間一長,秦母自然察覺到不對勁,問清緣由,非但沒有覺得自個做錯,反倒責難長子不懂事,夜裡沒少抹眼淚淚。

——以為她想嗎?一個女人要撫養三個孩子,即便她有工作,但三個孩子最大的八歲,最小的三歲,老二五歲,不說給吃飽穿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