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位老福王的兒子,如今的這位小福王,名聲也不大好,號稱是吃喝嫖賭,五毒俱全,驕奢淫逸,橫行一方,基本就是個高衙內的形象。
而且他在洛陽扔下親爹自己跑路這事兒在南京城裡也頗有非議:有人說這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存有用之身,以報父王之仇;但另外一些人的話就不那麼好聽了,直接說這就是不忠不孝,隻顧自逃。
既然很多人都說這小福王不賢,那如果論賢的話,聽說淮安現在還有位小潞王朱常淓,倒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據說還自己做出過三千副“潞王琴”,連先帝都喜歡的不得了。
不過他的血統太遠了些,讓他出來恐怕難以服眾,而且琴棋書畫這些東西在太平年月拿來陶冶性情是沒什麼問題的,反正歲月靜好的時候,“賢能”和“閒能”也沒什麼分彆,但在現在這個亂世,沒什麼用。
柳振民這麼思忖了許久,方才注意到幾乎所有人都在一直看著自己,他又躊躇了一番,見實在躲不過了,隻好下定決心,試探性地開口道:
“依小侄看,以親疏來說,似乎……”
結果剛說到“親疏”二字,他就敏銳地發現,幾乎在場所有人的臉色一下子都變了,於是他趕緊把“似乎”後麵的那半句話死死咽了回去,而遊船上一時間也陷入了反常的寂靜。
柳振民對自己造成的這種寂靜極為局促不安,而就在他惶惑不知所言的時候,他的主管領導——兵部侍郎呂大器突然對著他慨然說道:
“柳主事!如果是太平年月,論親疏也就夠了,但如今這個世道,非有賢能之君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