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是不是對劍有什麼誤解(2 / 2)

“那唐庶人現在還關在鳳陽高牆裡,您想想,那鳳陽作為太祖帝鄉,是我大明的中都,所以特意沒有修築城牆,這才會被李闖和張獻一個偷襲就拿了下來。可就是這麼個沒有城牆的中都,卻在裡麵特意為那些太不類事和太類事的宗室們築了圈高牆,那朝廷心裡到底怎麼想的不是已經很明白了嗎?”

由於大明曆代皇帝迷信風水,怕把老朱家的王氣給魘鎮了,所以老家鳳陽特意沒有建造城郭,以致於在崇禎七年的時候被農民軍輕易攻陷,連老朱家祖墳據說都被開了個口子。

當時農民軍甚至還把鳳陽高牆裡麵的“罪宗”們都給放了,也虧得他們是罪宗,不然一般姓朱的宗室是要被滿門抄斬的。不過朱聿鍵因為是崇禎九年才進去的,所以沒有趕上崇禎七年的這次“大赦”。

而麵對柳振民的雄辯滔滔,史可法也不得不承認道:

“是,藩王們多不類事,或許責任確實並不完全在他們自己身上,但那個福王,他確實也有很多彆的不足啊!就如亞聖所說,‘望之不似人君’啊!”

柳振民聽到史可法引用孟子的話,慨然回答到:

“是啊,您說的沒錯,《孟子見梁惠王》裡說:‘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如今這個局麵,如果能有一位天縱之君出來執掌朝政,澄清六合,自然是最好的。您看,就咱們現在待著的這個屋子,隻要爬到房頂上,踮踮腳就能看到太祖安寢的孝陵,如果他老人家現在能從那裡出來,登高一望,振臂一呼,重新收拾舊山河,隻要他不介意,我柳振民都可以進孝陵裡去替他躺著!”

說:

本小說《南明恥》是虛構的故事情節,請不要與真實人物事件掛鉤和模仿,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