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我們薑大人和你們兵部的呂大人(呂大器),還有吏部的張大人(張慎言)、戶部的高大人(高弘圖),都是支持立潞王的,他們現在正在極力勸說史大人和他們一起迎立潞王。”
柳振民和吳梅村是至交好友,又有大哥柳興民的那一層關係在,所以對吳梅村比較坦白,雖然沒有跟他提史可法同自己秘密討論到底該立福王、潞王還是桂王那件事,但也很直白地說道:
“是的,我前幾天還被錢世伯拉到遊船上和一群人議論這事兒,你剛才說的那四位大人也在,說的無非是當年老福王的生母鄭貴妃處心積慮謀嫡,連累不少賢臣,而如今的小福王品行作為不好,不堪人主之位,所以不如改立潞王,一個個說的言之鑿鑿的,好像已經定下來了似的,嘿,那天你要是在可就精彩了,國喪期間他們玩兒的一個比一個花,真可以好好寫寫!對了,你這邊最近又聽說到什麼新說法嗎?”
吳梅村畢竟感念崇禎的知遇之恩,聽到眾官紳在國喪期間飲宴嬉笑的事情,不禁搖了搖頭:
“看來這酒宴沒去也沒什麼可惜的,而且聽你這麼一說,也沒什麼新鮮的。我這邊聽來聽去也無非是“鄭貴妃狐媚惑主,小福王為人混賬,小潞王既能且賢”這些話――其實小潞王又有什麼能呢?會做幾把琴就算能了?他要算賢能,那我吳某人好歹也是個二十四歲高中榜眼的人物,豈不是也能算當代管樂(管仲樂毅)了?――我看這其中意思無非就是怕小福王上來後再掀當年爭奪儲君之位的舊賬,又興起什麼黨錮,到時再牽連到他們這些東林――複社中人罷了。”
吳梅村這話,好像把自己摘了個一乾二淨,就仿佛他自己不算東林――複社中人一樣,而柳振民聽到這裡,也不禁連聲感歎道:
“黨爭黨爭,大明傳統啊!”
――――――――――――――――
作者有話說(特彆提示,本期有競猜活動提示):
各位老讀者(能讀到這裡的我就認為你是我的老讀者了),上周沒更不是沒寫(也就是說一般沒更就是沒寫),而是對前麵十幾章進行了大增大補,從第一章開始就增加了很多東西,包括全書的開篇也直接換了,有興趣的可以回頭看看。
然後就是本章特彆提示:更新後的第二章搞了個競猜,就是猜柳振民的外曾祖父是誰,第一個猜中的讀者(每人一次競猜機會,不能反複猜),等將來寫到謎底之後,可以考慮給些獎勵。
因為讀到這裡的都是老讀者了,所以特意提示一下各位,以免你們不知道這事兒,再直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