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範純仁?傀儡罷了!(1 / 2)

光看年紀,吳王似要比趙禎大不少。

畢竟趙禎還未到頭發、胡子都花白了的程度。

但吳王已經像是一位農家老朽。

不過,衛淵卻能敏銳的感覺到,吳王近乎腐朽的軀殼下,隱藏著十足的精氣神,遠非已經不受寒的趙禎可比。

稍後,吳王將衛淵帶到了那座簡陋院子裡。

院子旁,是一小片田地,裡麵種植著不少瓜果蔬菜。

吳王親自搬來兩張椅子,笑道:

“本王這裡,極少來人,也沒備什麼好酒,這梅子酒是本王親自所釀,衛帥若是不嫌棄,就嘗一嘗。”

衛淵也不客氣,坐在椅子上,接過吳王手中的酒葫蘆,打開聞了聞,隨後又飲了一口,稱讚道:

“不錯,實屬上品,吳王還會釀酒?”

吳王道:“蘇州果酒聞名天下,在這裡的百姓,很少有不會釀梅子酒的。”

衛淵道:“您可不是什麼平頭百姓。”

吳王撫須道:“都一樣,在蘇州生活久了,也就成了半個蘇州人。”

他所釀造的梅子酒的確算是上品,酸甜可口,關鍵乃王爺親自所釀,常人怕是難喝上一二。

衛淵又飲了口,道:

“酒也喝了,太湖風光也賞了,話也說了不少,王爺讓我來,究竟想說什麼?”

吳王道:“衛將軍似是有些沉不住氣。”

衛淵搖頭道:“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與其有這個閒聊的功夫,倒不如用光陰來換黃金。”

吳王笑了笑,“衛帥還真是有意思。”

“近兩年,朝廷廣發鹽鈔,致使蘇州財稅損失大半。”

“如今又要改製鹽課,蘇州百姓的日子很難過。”

“好在,如今海運已開,本王想為蘇州的百姓,謀一條興盛之路。”

衛淵擺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王爺想要做海運的生意,這事,你應該要與市舶司或是範純仁範大人談才是。”

“我隻是奉旨前來平倭,您不該與我談。”

吳王笑道:“如今誰人不知,衛帥手中有兵?在本王看來,有兵與有權,並不衝突。”

衛淵道:“王爺說笑,兵是朝廷的兵,非我衛某私兵。”

“您要為蘇州百姓謀興盛之路,我也要為東南沿海百姓平了倭寇。”

吳王點了點頭,“衛帥言之有理。”

“既然都是為了百姓,本王也不兜圈子了。”

“我蘇州盛產錦繡綾羅,衛帥手中有兵,你我合作,大有可為。”

如今這個時候,想見衛淵的人,都是與海運有關。

大周好不容易開了海運,海外諸國想要得到大周的絲綢、書籍等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屆時,必然會與大周商賈有所接觸。

但是,並不是說,這生意想做就能做。

需要東南經略使範純仁允許。

要不然,都與海外諸國產生貿易,是會出亂子的。

衛淵雖然不是經略使,無權過問海運貿易一事。

但他是東南招討安撫使,沒有他的允準,不會有一艘船能出海。

而且,一般來說,在倭寇風波並未徹底滌蕩之前。

一些與海外諸國較大的生意往來,是需要軍隊將士保駕護航,軍隊抽取部分利潤。

當然,這裡的保駕護航,不是說,是將那些商隊送到海外諸國。

而是送往較為安全的海域即刻返程。

簡單來說,想要在海外開展自由貿易,得罪誰,都不能得罪衛淵。

“以吳王您的權勢,還需在下相助?”

衛淵詢問。

吳王道:“任誰都清楚,海運一事,宜早不宜遲,一旦過了這個風口,想要再去獲得什麼利益,可就難上加難了。”

“如果能有衛帥首肯,我蘇州百姓對你,必然是感激涕零。”

如果衛淵以未蕩除倭寇為由,不讓某些商隊出海,或是並不派兵保駕護航,則海運生意難做。

但這些事,也就衛淵一句話的事情而已。

倭寇不是傻子,他們知道,什麼人能夠得罪,什麼人不能。

有軍隊護航的船隻,他們是不敢碰的。

一旦生意做成,返航時,商隊沿著既定航線,一般都不會出太大問題。

“吳王的意思是說,如果倭寇的問題較為棘手,您需要蕩虜軍為你蘇州商船保駕護航?”

衛淵又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