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淵囑咐蕭逾明,“為了以防萬一,將張巽移交皇城司的途中,就說他公然逃竄,被就地斬殺。”
張巽一旦活著到了京城,若是有人借此機會針對衛淵,隻怕事情會變得麻煩起來。
讓他死在路上,這件事情,也算是有個結尾了。
“已經安排下去了,請衛帥放心。”
“經由皇城司的密探調查得知,李寧令哥與李諒祚都被關了禁閉,革除一切職務。”
聽到這個消息後,衛淵並沒有明顯的神情波動,淡淡道:
“李元昊這麼做,也隻是想要暫時穩住國內局勢,不使二子相爭的慘劇發生而已。”
“聽聞李元昊的身體出了問題?可有此事?”
蕭逾明道:“大多都是坊間謠傳,皇城司的人倒是調查過,如今過去這麼久,夏主的身子骨到底如何,沒人能說個準確。”
衛淵點了點頭,“隻要李元昊一死,李寧令哥與李諒祚之間必起戰端。”
“野利遇乞那個家夥沒有稱雄做主的野心,對他來說,偏居一隅,已經足夠了。”
“將來李寧令哥與李諒祚二人勝出之關鍵,就是野利遇乞。”
蕭逾明道:“提起野利遇乞,末將倒是想起一事,此人如今正與吐蕃讚普接觸,您看,是否要提防一二?”
衛淵笑道:“隻是想給自己找條後路而已,不用管他。”
“吐蕃諸教主不敢因為西夏而得罪我大周,他們也隻是想在各國間儘可能周旋而已。”
頓了頓,衛淵將這幾日畫好的長城嶺布防圖交給彭孫,道:
“待此間事了,我將要返回京城,本想帶你回去,可思來想去,你還是留在這裡,將邊防鞏固為好。”
彭孫接過布防圖,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隨後,深深作揖道:
“請衛帥放心,您怎麼說,末將就怎麼做。”
衛淵深感滿意。
有了彭孫與顧廷燁二人在延邊,又有種家軍相助,將來若是天下亂起,這些都將成為自己的資本。
但他更希望,最好沒有那個大亂的將來。
“彭將軍,本帥對你很器重,將來定會委你以重任。”
“本帥希望,你能夠在延邊做出一番功績,不遠的將來,本帥會想方設法將你調到京城。”
“待本帥回京之後,會奏請官家,將賀蘭山一帶的防禦諸事交給你。”
衛淵雖然沒有明確的說出要給彭孫升官的事情,但也確實給他加了擔子。
隻要按照他的構想,將賀蘭山一帶防禦工事興起,自然也就有了功績。
“末將多謝衛帥栽培!”
彭孫認為,人想要發達,需要遇到自己的貴人。
而他的貴人,就是衛淵。
又過一日,在衛淵即將離開長城嶺,前往此行最後一站‘十裡井’時,遠在渭州的顧廷燁已經趕來。
衛淵親自在大帳內召見了他,
“在種將軍與康國公相繼離開之後,你才選擇前來,而且並未興師動眾,很聰明。”
任誰都清楚,顧廷燁是衛淵的人,所以,他來求見衛淵,最好是低調再低調。
顧廷燁抱拳道:“卑職早就想來見衛帥,但是一直沒有得到衛帥的意見,卑職不敢妄動。”
“聽聞衛帥離開保安等諸寨時,卑職才敢趕來此處求見衛帥。”
聞言,衛淵擺手道:“咱們兩家,無需這般見外。”
“選擇讓你從軍,而並非是科考,使你十年寒窗之功付之東流,你可怨我?”
顧廷燁連忙道:“衛帥對卑職大恩大德,卑職此生難忘,怎會對衛帥生怨?”
說到底,他們寧遠侯府,就是靠軍功發家的。
結果顧廷燁這廝卻要參加科舉,明顯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衛淵曾分析過,應該是顧廷燁與顧偃開之間父子關係不算和睦,顧廷燁不願借著父親的名頭混跡於軍中。
可顧家不能失去軍方的助力,顧家必須要有人在軍方紮根。
否則,所謂侯府,終歸到底,不過是無根浮萍罷了。
因此,顧廷燁直到現在才明白,衛淵讓他來
參軍的意義,他心中怎能不生感激?
“一州團練使,雖然官階不大,可好歹能夠直接參與軍中之事,假以時日,你超越你的父親,也不是沒可能。”
說到這裡,衛淵特意將帳內其他人都趕了出去,單獨留下顧廷燁,對其語重心長的叮囑道:
“參軍入伍有參軍入伍的好處,但也有壞處,當武將手握權柄,位高權重,必為人主忌。”
“如今時局遠遠算不得太平,本帥將你留在延邊,是有本帥的深意。”
“為國謀事,也要為己謀事,懂否?”
顧廷燁道:“請衛帥放心。”
衛淵笑道:“此間隻有你我,不必以衛帥相稱。”
在軍中磨礪了一段時日,又參與了幾場小型戰役,顧廷燁這廝倒是變得愈發穩重了不少。
果然,不愧是‘知否’裡的男主,無論身處何等環境,總能快速適應。
這時,顧廷燁也笑了笑,喊了聲‘衛大哥。’
衛淵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乾,彆給你的父親丟人。”
“也不要覺得,你參了軍,就要一輩子活在你父親的陰影下。”
“江山代有人才出,今後之天下,當是吾輩攪動風雲時。”
顧廷燁跟著衛淵去了十裡井。
此前,衛淵所寫之練兵法,他不是沒看過,也學到過一些東西。
但是隻有真正參軍入伍,訓練士卒之後,他才真正明白,衛淵所寫之練兵法其意義之重大。
因此,好不容易有了個跟在衛淵身邊學習的機會,他自是不願錯過。
此刻,十裡井地域內,衛淵已將對於此地的布防勾畫清楚。
顧廷燁看了,不由得感到困惑道:
“衛帥,卑職有一事不明,您在賀蘭山與長城嶺一帶的布防堪稱天衣無縫,為何到了十裡井,卻隻是簡單做些部署?”
“甚至隻在此地安排五百名將士?如果西夏從龍州起兵來犯,十裡井一帶豈不很容易就會被西夏奪了去?”
衛淵笑道:“你能認識到這一點,可見,跟隨楊懷仁打了幾場戰役,是有長進的。”
“十裡井不同於賀蘭山與長城嶺有山脈作為天然屏障,此地一望無際,都為平原,而且方圓十裡之內,地形四通八達。”
“宛若一個‘井’字型,縱然是在此地駐軍再多,也無濟於事,畢竟,西夏騎兵不容小覷,他們最擅長就是在這種平原作戰。”
“因此,本帥隻是將此地域作為一個緩衝地帶,留下五百人,也是想給西夏軍營造一個假象,如若將來戰起,他們會以為十裡井並無多少駐軍,而首攻此地。”
聽到這裡,顧廷燁恍然大悟,
“衛帥的意思是說,一旦西夏來犯,定會攻打十裡井,於此地駐軍五百,並非是要起到防禦夏軍的效果,而是監視。”
“隻要十裡井有任何風吹草動,賀蘭山、長城嶺一帶的駐軍就會瞬間知曉並及時做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