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十六字真訣,小迷弟蘇軾(1 / 2)

聽到顧廷燁的解釋,衛淵下意識有些恍惚,思緒似乎來到了多年之前。

那還是在代州,自己大傷初愈,顧偃開將顧家槍傳授自己。

當看到一些較為驚奇的招式時,自己也會像顧廷燁一樣,說出自己的理解,

“當殊死搏殺之際,出手往往出乎意料更易取勝...”

如今,區彆隻在於,他想要指點顧廷燁的並非是兵法還是武藝。

一將橫掃千軍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一場戰役的衝突,也並非是靠一將、一帥就可取勝。

是天時地利人和,是整體國家的實力,更是為帥者對於用兵之道的研究。

“廷燁,可教也,假以時日,必為一代名將。”

衛淵對顧廷燁的評價很高。

自今日後,他對於賀蘭山一帶的布防算是暫告一段落,接下來,就看彭孫等人該如何做了。

將要離開十裡井時,衛淵提出的一個要求,引來眾人反對,

“既已來到此處,若是不去龍州城外走上一遭,豈不可惜?”

龍州乃是西夏重鎮。

自楊懷仁與種諤在西夏大鬨一場後,李元昊對於西夏邊境的布防也重新做出調整。

首先是在洪州、龍州、韋州等地域大量駐軍,隨後又欲在邊境一帶組建六大軍司。

可見,將來西夏布防的重點,就要放在大周身上了。

將來戰事再起,大概率,西夏會從龍州與洪州等地出兵進攻十裡井。

而大周若是主動出擊的話,首先要拿下的地方就是龍州。

十裡井距離龍州僅有五十餘裡。

按照彭孫等人的想法,衛淵親來十裡井已經是涉險了,怎會讓他接近龍州?於是紛紛反對。

但衛淵打定主意的事情,還沒有人能夠勸阻。

於是乎,衛淵、蕭逾明、陳大牛、顧廷燁、彭孫五人,各自騎乘一匹快馬,跨越數十裡平原,直至來到一座山丘上方才駐足。

此時,他們距離龍州城僅有四五百步左右。

“自上次戰役結束後,龍州一帶,便無西夏軍蹤跡,隻是據探子來報,龍州各地,都在積極部署營寨、烽火台等。”

彭孫緩緩開口。

說實話,就憑五人,五匹馬,就敢來到此處,的確需要一定的魄力。

他們跟隨著衛淵,並沒有感受到絲毫的驚懼之意。

隻是陳大牛一直巡視著四周,就擔心有些西夏兵突然冒出來,會殃及到衛淵的性命。

“若是讓你們來攻打龍州城,你們會怎麼打?”

衛淵問起。

四位將士先是陷入沉思,而後陸續應聲道:

“堅壁清野,使龍州城成為一座孤城,至多圍困半年,龍州士氣必墮,屆時攻城,事半功倍。”

“製造大量攻城器械,以絕對兵力優勢強攻,挖掘地道、投毒,總之無所不用其極。”

“以擾敵之術輔之,使敵軍不得片刻安寧,再去強攻?”

“...”

衛淵搖了搖頭,道:“讓你們隨本帥來此,其實就是要告訴你們一個道理,你等務必牢記於心。”

“但凡用兵,每至一處,主將需親自勘查地形,這龍州城背靠長城,多山嶺,依湖而建。”

“若攻此城,需多方布局,長城、決堤、強攻城鎮,缺一不可。”

經由他那麼一說,眾人思緒逐漸打開。

如果根據地形作戰的話,確實會多出一些可操作的空間。

“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衛淵若無張輔的教導再加上又親身經曆兩次國戰,隻怕,論用兵之道,他還不如顧廷燁等人。

所謂練兵法,也隻是因為他有著穿越者的身份,了解一些曆史概括。

就是因為用兵天賦的不行,他比任何人都要重視細節,甚至是仔細到每一寸土地的程度。

嘉佑六年,十一月初旬,衛淵準備返回汴京複命。

臨走之前,衛淵在延州召開‘對西夏攻防大會’,幾乎是將陝西邊將都召集了過來。

會議重點主要有兩條。

第一,賀蘭山一帶防禦工事建設。

第二,全麵落實《對西夏攻防總略》要點。

並且,衛淵還特彆指出,

“我軍此前都是以防守為主,是因為缺乏戰馬,很難做到且戰且退且進。”

“但一味防守,最終隻能落得個故步自封的下場,我們即使沒有戰馬,也可以根據地形層層阻擊與騷擾西夏軍。”

“比如他們的騎兵,擅長在平原作戰,而我軍就可換個思路,在襲擾西夏之後,躲藏於深山溝壑中安營紮寨,以地勢將敵軍騎兵優勢瓦解。”

“所謂襲擾敵軍,也是指遊動作戰,從暗處打擊敵軍,或東或西,讓敵軍摸不著我軍行動軌跡。”

“...”

“總之一句話,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諸位可明白?”

他足足用了一日的時間,將某項戰術的要點傳授給了諸將。

包括種諤兄弟在內,許多將領瞬間都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意思,

“此前西夏軍不斷襲擾我大周,不就是用這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法子嗎?”

“他們有騎兵優勢,但我等也有地形優勢,打一戰就藏身於深山老林當中,他們要是敢來,戰馬也就失去了作用。”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讓他們不得安生,從一點出發,全麵開花,徹底轉守為攻,衛帥這十六字說得當真是極好!”

“如此,我軍可立於不敗之地啊!”

“...”

衛淵聽到眾人議論,遂莞爾笑道:

“關於本帥所言之十六字,希望諸位將軍能夠認真揣摩,以本帥看,不如就從今年開始,從局部開始,轉守為攻。”

“倘若西夏軍還敢出關侵略我大周,那便以牙還牙。”

這時,彭孫起身作揖詢問,

“以前,我等麵對西夏軍依仗騎兵優勢不停對我大周疆域進行騷擾與掠奪,也做出過一些分析,但始終沒有衛帥今日總結的這般精彩。”

“不知該如何稱呼這項戰術?好讓此戰術可名流千古。”

衛淵認真地想了想,片刻後,他笑道:

“秦漢年間,有遊擊將軍之職務,其職責就在於率領輕騎襲擾敵軍。”

“此戰術,可稱之為遊擊戰法。”

遊擊戰法?

話音剛落,眾人無不點頭稱讚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