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張輔遇刺(1 / 2)

如果今日主持朝會的人乃是趙禎。

或許,會有一些懷柔政策,想要將遼使遇害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不管怎麼說,都不會將衛淵交出去。

可惜,今日主持朝會的人乃是監國太子,是那個在幾年前就說出,要做馬上天子的人物。

衛淵從小對他的教導,可以總結為八個字,‘要打就打,不服就乾’。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愛國愛民的思想與注重軍器發展的思維。

總而言之,相較於趙禎,趙曦絕對是一位不怕打仗、乾仗的君主。

朝會結束之後,趙曦將皇城司都指揮使燕達請到宣政殿內,問道:

“燕指揮使,本宮可以信任你嗎?”

聞言,燕達內心一驚,“殿下,臣是由官家一手提拔上來,對皇室,對大周,都是忠心...”

話還沒說完,就見趙曦搖了搖頭,又問道:“能不能,信任你?”

燕達抬頭,看到了趙曦那充滿炙熱的目光。

他並未回應什麼,隻是朝著對方鄭重點頭。

見狀,趙曦露出一抹微笑,道:“從現在開始,皇城司隻做三件事。”

燕達仔細聆聽。

趙曦緩緩開口道:

“第一,派出部分人手,於江南保護衛少師,記住,是保護,不是監視,衛少師若是有半點差錯,本宮拿你是問。”

遼使一死,他擔心,衛淵可能會遇到不測。

雖然有虎衛保護衛淵,基本安危無憂,但虎衛是虎衛,趙曦派出的人性質與虎衛不同。

他還擔心衛淵會多想,所以,反複提醒燕達,是保護,不是監視,

“第二,嚴密監視遼夏一舉一動。”

趙曦說這些話的時候,王安石就在旁邊站著。

後者看向前者的目光有些複雜,摻雜著欣慰、心疼等情緒。

欣慰的是,太子愈發成熟,心疼的是,太子不該在這個年齡成熟。

但他是太子,沒得選。

“第三,嚴查京中權貴與敵國私通者。”

待趙曦說完三點之後,燕達猶豫片刻,沉聲詢問,

“敢問殿下,要查到什麼程度?”

趙曦一字一句道:“上不封頂,無論涉及到誰,哪怕是皇親國戚,諸侯國公,一律格殺勿論!”

燕達如遭雷擊。

他為趙禎辦事多年,趙禎性格也算了解。

如果這件事讓趙禎來做,最多就是下獄,不會殺人。

但是,趙曦卻要殺、想殺。

兩位人主,性格截然不同,也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燕達鄭重作揖道:“請殿下放心,卑職,必徹查京中周奸!”

說罷,便就退出大殿。

趙曦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向身邊的王安石開口道:

“王師,本宮欲興大獄,你為何不勸本宮?”

王安石笑道:“臣也想看到,我國朝出來一位強勢的人主。”

趙曦攥著小手,充滿期待的詢問道:“倘若開戰,能打贏嗎?”

王安石認真地想了想,“應該能。”

趙曦眼前一亮,這一刻,他才像是個孩子,而非當朝監國,

“燕雲十六州,能收複嗎?本宮可以親征嗎?”

王安石一愣,苦笑道:“收複燕雲十六州,應當以蠶食之計為主,非一代人就可功成。”

非一代人?

趙曦不滿道:“衛師說過,不能事事都交給下一代人,就這一代,收複燕雲十六州!”

與此同時,忠勇侯府裡。

張桂芬與明蘭正逗著壯哥兒與靜姐兒玩。

逗壯哥兒的時候,他表現的很活潑,有時偶爾不知輕重,會死死拽著明蘭的頭發,讓明蘭痛苦大叫。

至於靜姐兒,逗她時,她隻是抿嘴笑著,似乎很喜歡明蘭這丫頭。

不多時,徐長誌差人送來消息,將今日朝議之中的事情告知張桂芬。

後者聽了,心慌不已,怒聲道:“那些個官吏,什麼意思?他們吃著朝廷與皇家的飯,卻幫著遼國說話?!”

明蘭站在她的身後,輕輕拍著她的後背,極力勸慰道:

“太子殿下不是狠狠訓斥那些人了嗎?”

張桂芬歎了口氣,“幸虧還有太子殿下在,若太子不在京城...那些人,指不定要怎麼對付你舅舅。”

明蘭不解道:“舅舅做事,一向都是為國為民,那些人為何要百般針對舅舅?”

張桂芬轉身握著明蘭的手,語重心長道:“正是因為你舅舅無論做何事都以家國為先,東南事,改革延邊兵製...”

“這些事情,咱們婦道人家也不懂,但是,也正因這些事,讓你舅舅得罪了太多人...”

“他們巴不得你舅舅徹底倒台,巴不得要讓我大周永遠被敵國欺負。”

聽到這裡,明蘭也多愁善感起來

“旁人隻見到了舅舅的風光,他們從不想,舅舅有今日,是靠著他一刀一槍廝殺得來。”

說到這裡,她將頭發上的一支簪子取下,蹲在端坐在石凳上的張桂芬身前,雙手握著簪子,眼睛有些濕潤的開口道:

“我自記事時起,從未見過舅舅,我娘親總是對我說,舅舅是一個天才,無論讀書,寫字還是習武,都比常人優異。”

“我娘還說,我舅舅因去參軍,也並未見過我,可總是向我娘寫信,那些信我都看過,舅舅每個月都會寫幾封。”

“信裡寫得都是關於我的事情,舅舅在信裡問我娘親,我會不會走路了,會不會說話了,平日裡是不是挺調皮搗蛋的,還說想要見見我,抱抱我,說他的外甥女,將來一定是天下第一美人...”

“起初,我娘並未將舅舅寫的信告訴過我,直到有一次,有位將軍向我娘親送了舅舅買的這支簪子,說是要給我的,那一次,除了簪子之外,什麼信都沒留下。”

“當時我還小,不懂事,等大了些我才知道,那時舅舅身陷囹圄,朝不保夕,卻仍想著,要送給我這個素未謀麵的外甥女一支簪子。”

“我舅舅...莪舅舅是全天下最好的舅舅...”

說著說著,明蘭竟是落下兩行熱淚。

張桂芬將她抱在懷裡,“怪不得,我送你那麼多名貴的簪子你都不帶,偏偏要帶你舅舅送你的這支簪子。”

-----------

嘉佑七年,十月初旬。

遼帝耶律洪基昭告天下,任命耶律仁先為帥,完顏烏古乃為副帥,號百萬雄獅,攻打代州。

同月初十,李元昊命李諒祚為帥,率領三十萬雄獅進攻賀蘭山。

十月十三,種諤率第一軍下轄三師駐軍賀蘭山,部署防禦工事。

十月十四,康國公韓絳率延邊第二軍駐紮在長城嶺,與第一軍互為犄角之勢。

十月十五,第三軍第七、八師進駐十裡井,大戰一觸即發。

十月十七日,雁門之戰爆發,代州團練使梁達親自鎮守雁門,嚴防遼軍進犯。

彼時,汴京,朝殿之上。

太子遲遲未至。

百官議論紛紛,

“遼國究竟派了多少軍隊?”

“不是說百萬雄獅嗎?”

“笑話,他們也能拿出百萬雄獅來?”

“昨日我問過韓國公了,他說,最少也有五十萬大軍。”

“五十萬?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