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三路並進,南下擒龍!(2 / 2)

就連一些軍中,都出現了流言蜚語,止也止不住。

而輔國公秦烈屬於臨危受命,不得已先率領三十萬禁軍前往雁門。

至於其餘軍隊,至少要在兩三個月左右的調動下才能逐漸彙聚於京城。

總得來說,就算是張輔陷入重傷,百官們也並不覺得,此戰會敗。

打不贏難道還守不住?

嘉佑七年,十月十九日。

趙禎得知張輔被刺的消息後,氣血攻心,再次陷入昏厥。

趙曦擔心朝廷動蕩,特意將有關趙禎的消息封鎖,同時,也將蕩虜軍調到皇城當中,以備不測。

關鍵時刻,他還是願意相信自己老師留給他的軍隊。

---------

此時,蘇州,太湖彆院,一處寬闊的房間裡。

衛淵將顧偃開臨終之際給他的燕雲十六州布防圖徐徐展開,同時根據自己的記憶,做了一個邊疆沙盤還有邊疆一帶的地域圖紙。

吳王坐在一旁,看著他正盯著那些圖紙,眉頭緊鎖著,不由得好奇道:

“遼夏雖然來勢洶洶,可畢竟有你老師張輔坐鎮京畿,需要這般擔憂麼?”

衛淵負手而立,目光從未離開地圖,時而看向代州,時而看向保定一帶,喃喃道:

“根據代州斥候傳來的消息,耶律仁先、耶律義先都已經出現了,唯獨不見耶律信先,他到底在哪裡?”

聞聲,吳王應聲道:“不是說那耶律信先去了西夏麼?”

衛淵緊皺著眉頭,“談什麼事情,兩個月都談不好?如今戰爭已開,耶律信先不該消失才對。”

像是這等國戰,耶律三雄肯定是全部到場,缺一不可。

但關鍵,如今就連夜不收都找不到耶律信先的下場。

“我剛被革職時,聽皇城司的探子說,還派了軍隊在涿州一帶。”

“代州之戰已經打響,朝廷的援軍不日就至,按理說,隻要他們攻不破雁門,即使有諸多手段也是枉然。”

“但我這心裡,始終是放心不下。”

如今,遼國境內,真正意義上,能夠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也就耶律三雄。

他們算是皇室中人,對耶律洪基都是忠心耿耿,耶律洪基也敢用他們。

值此國戰之時,不該少個人才對。

對於張輔來說,他心中的對手,隻有耶律仁先,而耶律義先勉強隻能算是半個。

至於耶律信先,那更是宛若透明般的存在。

畢竟,耶律信先與衛淵是同時代的人,張輔不可能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輩記掛在心上。

可是衛淵接觸過耶律信先,不敢對其有絲毫小覷之意。

“涿州...涿州...我若領兵在涿州,大戰一起,我是該與朔州的遼兵遙相呼應,還是...”

衛淵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

涿州乃是遼國重鎮,不可不察。

忽的,衛淵瞳孔一縮,連忙大聲道:“兆遠!兆遠!”

話音剛落,林兆遠便急匆匆走進房中,作揖道:“侯爺,何事?”

衛淵急忙道:“火速派人告知太子與王尚書,我懷疑,代州是佯攻,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要攻我霸州!”

霸州也是大周的邊城之一。

多少年來,遼國一直想拿下的重鎮是雁門,因為那個地方戰略意義比較重大。

但是,這一次,遼國不是想要侵占多少土地、資源等,而是想著,入主中原!

“代州是佯攻?可梁達不是寫信來說,雁門關外,少說有三十萬遼國鐵騎嗎?”

林兆遠不解。

<

br>????衛淵道:“三十萬...三十萬拿不下中原,他們號稱有百萬雄獅...就算沒有百萬,隻怕也絕不止三十萬!”

聽到這裡,林兆遠瞬間被驚出一身冷汗。

茲事體大,他不敢有絲毫拖延,當即派人前往京城。

衛淵站在沙盤前,皺眉道:“希望一切,還來得及。”

此時,吳王也忍不住有些憂心,“衛小友,你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了?”

衛淵沉聲道:“耶律信先一日不出現,一切都皆有可能。”

午後。

衛淵接到王安石來信,得知老師被刺殺之事,勃然大怒道:

“京城裡的那些侍衛是乾什麼吃的?”

“堂堂國公,為國立下無數功勳的元老,在天子腳下,說被刺殺就被刺殺?”

“將來史書怎麼寫這事?說出去都要被世人恥笑!滑天下之大稽!”

吳王勸慰道:“衛小友息怒,王尚書信中不是說了,你老師無性命之憂。”

衛淵深呼吸一口氣,沉聲道:“輔國公秦烈,治軍尚可,讓他領兵作戰,對手還是耶律仁先,他打不贏的。”

吳王道:“就算打不贏,也能守住吧?”

衛淵內心苦澀,搖頭道:“到了此時此刻,你們還沒看懂?遼夏兩國發動的這場戰爭,不是隻想著獲得一些好處就算完了,而是要瓜分我大周!”

“此前,他們打著的旗號,都是拿下雁門,入主代州,而這一次,他們說的是,南下擒龍!”

最後四個字,他咬的很重。

時至如今,朝中很多士大夫,都與吳王有著相同的觀點。

遼國肯定如往常一樣,打一段時間歇一段時間,最後不了了之。

但唯獨衛淵與張輔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正因此,他遇刺當夜,請求太子趙曦,調衛淵回京。

嘉佑七年,十一月初旬,耶律信先率軍攻破雄州,一路南下,三日之內,將保定收入囊中。

被譽為鐵軍的五萬保定軍將士,全被遼國的鐵蹄衝散。

同月初旬,種諤自賀蘭山一帶撤軍。

當初衛淵親自向西夏伸手要來的地盤,如今再次拱手相讓。

也是在這時,秦烈已率領先鋒軍隊一路快馬抵達代州一帶,支援雁門。

嘉佑七年,十一月中旬,雁門境外下雪,耶律仁先命耶律義先繼續與雁門關周軍對峙,他則率領二十萬鐵蹄攻打安肅一帶。

至此,拉開遼軍三線作戰的序幕。

到了這時,衛淵才明白,原來並無什麼佯攻主攻一說。

遼國三路並進,全是主攻。

耶律信先就是要將大周朝廷支援代州的軍隊給死死拖住。

為耶律仁先的南下做足鋪墊。

至於耶律信先,所到之處,一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北方百姓苦不堪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