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同了,雖然是戰時,可聽宮裡的人說,趙禎的身體又漸漸好轉。
因此,他們才打算小聚一番。
每年相約聚會的人選,都是從各家武勳子弟裡挑選,不論男女。
有趣的是,今年組織聚會的人,乃是張桂芬。
擱在以前,她是不會參與這種聚會,更彆說是主動組織了。
但今年不同。
今年是忠勇侯府最冷清的一年。
衛淵在江南所為,引來不少禦史大夫的參奏。
而幫衛淵說話的人,除了寥寥幾座公府之外,就是與衛淵關係不錯的幾名武將。
張桂芬有時在想,倘若自己平時與那些武勳子弟們搞好關係,是不是,在朝廷上,幫衛淵說話的人,就會多出那麼一兩個?
就算這種可能微乎其微,但是為了衛淵,為了忠勇侯府,她願意去嘗試。
此時。
茶館裡。
榮飛燕等一眾女子,早早地就來了。
張桂芬邀請的都是女客。
但因各家勳貴之間有聯姻的習慣,所以跟隨自家娘子來的男客也有幾人。
但讓人好奇的是,小公爺齊衡居然也在其中。
在張桂芬未到之前,眾人就開始對齊衡嬉笑道:
“小公爺居然也來了?張姐姐也邀請你了?”
“小公爺突然來,是不是相中了哪家女子啊?”
“以小公爺的才情容貌,若是相中了哪家女子,何須親來偷偷相見?倒不如直接去上門提親,難道還能被拒了不成?”
“...”
聽到這些略感調侃的言論,齊衡也並未生氣。
方才說他相中哪家女子的那人,在說完以後,還特意看了一眼榮飛燕。
富昌伯家為她找門婚事找了許久,但一直沒有讓富昌伯真正滿意的人選。
再加上戰事突起,官家病重等因素,此事,便也就暫且拖了下去。
不過坊間傳聞,其實富昌伯榮顯倒是有遇到一些滿意的人家,但是榮飛燕不滿意。
又有小道消息傳出,榮飛燕心屬小公爺齊衡。
當眾人調侃齊衡時,本人沒有吭聲,榮飛燕倒是站起來說話了,
“好了,大家夥都少說兩句吧,想必這時,張姐姐就快到了。”
眾人一聽,僅是莞爾一笑,便不再調侃齊衡。
而是轉頭與關係好的一些人,說著一些風月趣事。
比如,又有哪個讀書人登高吟詩,又有哪個士大夫出了本文集,又有什麼才子佳人的故事。
愣是沒有一人談及如今的戰事,似是她們並不關心。
今日整座茶樓,都是在為她們服務。
一樓。
趙盼兒喚來一名小廝,問道:“那些人都在說什麼呢?我在這兒都聽到她們說笑聲了。”
那小廝方才是從二樓而來,“回掌櫃的,我也不知,隻是隱約聽到,誰家與誰家又成親了。”
“就這?”趙盼兒微微皺起眉頭。
一旁,她的閨中密友孫三娘走來,好奇道:“不然那些權貴人家的子女,還能說些什麼?”
<
br>????趙盼兒站在櫃台前雙手托腮,悶悶不樂道:“如今就連咱們這些老百姓,都時刻關注著戰事,她們這些大人物的子女,卻是漠不關心...”
孫三娘搖頭道:“好好做你的茶便是,出來做生意的,誰像你這般,動不動就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
“哪裡是憂國憂民了?”趙盼兒正色道:“我隻是覺著,咱們能有今日,全賴衛侯爺與衛夫人二人照拂...”
“而衛侯爺是戍衛邊疆的大英雄,若有戰事,像衛侯爺那種大人物,定是心憂不已,你說,咱們的恩人心憂,咱們又豈能無動於衷?”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孫三娘聽了,忍不住在內心吐槽一句,這理由,也太勉強了一些...
“你啊你。”
孫三娘似笑非笑的看著趙盼兒。
後者偷偷掐了一下的腰部,“笑什麼?”
孫三娘扭動身子躲開,正色道:“盼兒,咱們身份低微,你可千萬彆想那些有的沒的。”
趙盼兒不耐煩地點了點頭,依舊是做雙手托腮狀,“知道了知道了。”
孫三娘搖頭不語。
就在這時。
一身華服的張桂芬走進茶樓。
身後還跟著明蘭、海朝雲與幾名婢女。
原本,盛長柏與海朝雲都要完婚了。
但就因趙禎重病,為了政治前程考慮,盛家與海家都一致決定,將婚期暫且延後待定。
“張夫人,您來了。”
趙盼兒連忙前去笑著相迎。
張桂芬微微頷首。
明蘭朝著趙盼兒眨了眨眼睛。
如今,她們二人的關係,算是閨中密友了。
張桂芬問道:“來了多少人了?”
趙盼兒恭敬應聲道:“回夫人,來了三十幾位,將整座二樓都坐滿了。”
張桂芬點了點頭,隨後走上二樓,明蘭趙盼兒等人跟隨。
巧合的是,這個時候,一些男子,正在議論戰事。
但他們討論的不是戰爭死傷了多少軍民,也不是什麼勝敗,而是衛淵未能領兵之事,
“看來官家是真的不想重用忠勇侯了,就連那麼大一場戰役,也不讓忠勇侯參與...”
“說一千道一萬,要不是靠著英國公府的威儀,隻怕朝中不知有多少人要參衛侯呢。”
“樹倒猢猻散,自古都是如此,忠勇侯府...畢竟根基太淺了,那衛淵,行事也忒霸道。”
“好了,彆說了,小心那位英國公府的獨女上來了,咱們小時候,誰沒被她揍過?”
“她也霸道,這兩口子,還真是一對良配。”
“選擇在這個時候請咱們來喝茶,就不怕官家知道了,懷疑侯府有結黨之嫌?”
“她為什麼不請咱們去侯府?非要來這茶館?”
“不知道啊...”
“...”
一些聲音,準確無誤的落入張桂芬的耳中。
明蘭頓時氣急,“舅媽...”
張桂芬原本臉色陰沉,甚至都因此停下腳步,但是當聽到明蘭的聲音後,張桂芬卻換了臉色,莞爾笑道:
“無妨,嘴長在他們身上,讓他們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