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延邊戰事,衛淵並未過多參與。
但當時衛淵可是被親命為北伐行軍大總管,節製天下兵馬。
而且,吐蕃出兵,與周軍遙相呼應迫使西夏撤軍的計策,也是衛淵提供。
也就是說,無論是西夏的李諒祚,還是遼國的耶律信先,此刻都是衛淵的手下敗將。
待衛淵來到宣政殿,見到他二人時,才發覺這二人,早已無最初相見時的那種英姿勃發與不可一世。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肉眼可見的疲倦與衰老。
仿佛,經曆了一場國戰,二人在心境上,都有所成長了。
“太傅,朕今日請你來,主要還是他二人想要見你。”
坐在龍椅上的趙曦,隨手指了指他二人。
二人陸續向衛淵作揖,
“衛將軍,我們又相見了。”
“今日是我等三國簽訂盟約的日子,望此盟約簽訂之後,我三國能永保太平。”
“.”
原先,大周早已與他們商量好了停戰協議,那就是每年要給大周賠償一筆銀子。
如今,不過是來確定一下,順道補充一些條款,各國互換國書,正式簽訂停戰盟約。
衛淵沒有吭聲,而是很默契的看了一眼趙曦。
這位小皇帝竟然故作咳嗽兩聲,說身體欠恙,直接離開此間。
待皇帝一走,衛淵頓時放開自我,看向李諒祚與耶律信先二人,冷嘲熱諷道:
“一紙盟約,你們認為,就能永保太平了?”
李諒祚皺眉道:“衛將軍,戰事已經結束了。”
衛淵冷哼道:“這場戰爭為何會發生,你我都心知肚明,無需揣著明白裝糊塗。”
“你們撕毀的盟約,也不知從何數起了,一直以來,我大周對你們二國都算仁至義儘。”
“可你們呢?要讓本侯怎麼說你們好?說伱們沒有教養?是蠻夷之邦?”
耶律信先抱拳道:“衛將軍,今日我二人上奏大周皇帝陛下,想要見您,是想見一見您這位英雄,否則,下次見您,不知要到幾時了。”
衛淵冷笑道:“你們遼軍自南下以來,殺了多少無辜百姓,還記得嗎?你怎麼還有膽子來我大周?耶律洪基讓你送死來了?”
耶律仁先已經死了,耶律義先隻適合做先鋒,不適合領兵打仗。
耶律皇室想要掌握軍隊,隻能去依靠耶律信先了。
耶律信先悵然道:“衛將軍,你我都是軍人,應該知道,打仗,就沒有不死人的道理,我大遼的勇士,也近乎折損在你們大周境內。”
衛淵道:“若你們不來侵我大周,焉有傷亡?再說,你們遼軍死的是軍人,可我大周那些無辜百姓,算什麼?算枉死不成?!”
耶律信先無言。
衛淵道:“對於盟約上的兩條,要寫清楚,寫明白,第一,自即刻起,遼、夏兩國,皆視大周為上邦,爾等為我大周屬國。”
“第二,你,耶律信先,還有你,李諒祚,要在我大周新建的‘烈碑’前三跪九叩。”
耶律皇室想要掌握軍隊,要去依靠耶律信先不假,但是,耶律信先是在大周中原一戰的逃兵。
他的活著並不光彩。
而且,整個大周的朝廷,無人不想將耶律信先啃食殆儘。
想讓耶律信先掌控軍隊,還不能再次惹怒大周,那麼隻能讓耶律信先去賠罪了。
大周乃是禮儀之邦,不可能真殺一個犯下過滔天罪惡的來使。
畢竟,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軍事法庭。
從遼國而來,背上使者的名聲,在敵國間行動,就如同掛了一塊免死金牌。
再說,如今殺一個耶律信先,對大周並無益處。
既然決定要停戰,那就乾脆一停到底。
對於衛淵的要求,耶律信先與李諒祚本有意反駁,但是當看到衛淵那殺人的眼神時,二人都是有些怯弱了。
他們發現,曾幾何時,還能與衛淵在氣勢上一較高下。
但如今,即使二人合力,也難與現在的衛淵相比較了。
開武元年四月二十三日,耶律信先與李諒祚祭祀烈碑,並在烈碑前三跪九叩,當著大周百姓與百官的麵,高呼大周皇帝為‘上邦之主’。
四月二十四日,三國正式互換國書,簽訂盟約,史稱——【三國第一次停戰盟約】
五月初旬,耶律信先與李諒祚心事重重的離開汴京。
三國之間的戰爭是結束了。
但是,他們知道,在他們自己的國土上,還有一場更為嚴峻的戰爭,在等著他們自己。
那是一場有關於權勢的鬥爭,也能直接影響未來的天下大勢。
五月六日。
由張桂芬操辦的大會正式舉行。
誰都清楚,這場大會,就是為了給明蘭挑夫家。
是以,全汴京的勳貴子弟們,隻要是單身的,幾乎都來了。
這場選婿大會,也就成了整個汴京的頭條新聞。
以致於過去十餘年二十年,京城中都有人在說這件事。
最終的勝出者,是還未離京的顧廷燁。
待其勝出之後,張桂芬在大會後方新建的彆院裡問明蘭,
“那顧廷燁,你可相中了?”
明蘭道:“聽說那顧家子生性浪蕩.”
張桂芬道:“你如此冰雪聰明,難道真以為那顧廷燁,就是世人傳聞的那般?”
明蘭低頭不語。
張桂芬笑道:“這事最終如何,還是得看你們如何往來了。”
總之,直到明蘭及笄禮那天,原本早該離京的顧廷燁都沒有走,而是送上了一份很厚重的禮物。
盛竑看到那厚禮,簡直要兩眼放光。
他算是早就想明白了。
自己這個當爹的,是萬萬不可能左右明蘭的婚事了。
倒不如,趁著明蘭還未出嫁之前,能搜刮一點兒是一點兒。
明蘭的及笄禮本該是定到四月份,可是因後來各種原因一拖再拖,直到五月十日左右,才算是正式舉行。
主要還是因為趙禎是去歲三月底四月初旬駕崩,雖然趙曦取消了臣子三年戴孝的繁瑣規矩,但也不好在先帝駕崩前後就去做一些盛大的宴請。
尤其明蘭還是衛淵的外甥女。
明蘭的及笄禮,可謂是窮儘奢靡。
不僅皇帝親自給了禮物,甚至,遠在北地、江南的那些富商權貴們,統統來了。
大周開國以來八大王,趙氏皇族的根底所在,都有五個王爺,給明蘭送了禮。
京城內,文官由王安石、範純仁牽頭,幾乎都來慶賀了。
武將那邊自是不用多說。
整個及笄禮,就跟開朝會似的。
而這一切,都是衛淵的刻意為之。
待明蘭過了及笄禮,用不了兩年,就要出嫁了。
到時,嫁為人妻,他這個當舅舅的,就不好再幫她什麼了。
如今,為她舉辦這麼大的及笄禮,就是要告訴世人,明丫頭位比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