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勢同水火,不死不休(1 / 2)

開武三年,二月二,龍抬頭。

這一日,衛淵與趙曦在宣政殿內議事一夜。

主要涉及到的內容,還是有關來年北伐之事。

衛淵說,來年北伐,可以嘗試收複雲州,借由雲州,逐步將整座燕雲十六州割裂蠶食。

其實這個計策,當年範文正公就有提過,可是當時大周的軍隊,連雁門關都出不去,就彆說什麼妄圖割裂燕雲,逐步蠶食了。

而衛淵提出這個說法,也代表著,來年北伐最好的結果,就是攻克雲州。

趙曦道:“衛師,提前準備一年,難道,還不能擴大戰果?”

衛淵搖頭道:“收複燕雲,臣想了想,至少要再北伐三到四次,每次攻取一州一地,逐步蠶食、謀劃,不使戰線拉得過長,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這是最為穩妥的法子。

倘若不在乎什麼傷亡或是代價,哪怕是有戰敗的風險,發動幾次超大規模的戰役,也不是不可以。

隻是,一旦敗了的後果,就是所做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了。

衛淵心裡很清楚,畢其功於一役的機會,他早已錯過了,可是,他不能向天下人說,他錯過了。

抵禦遼軍南下的數十萬大軍,輾轉大半個中原,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這支龐大的軍團,論誌氣與鋒芒,堪比"開國之兵"。

如今,隨著一係列軍改結束後,理論上,五大營軍隊的戰力定會有所上升,但事實如何,誰心中也沒個底。

此刻,衛淵見到趙曦神情有些落寞,隻好再次開口道:

“臣來年北伐,除了雲州之外,若有可能,就嘗試去攻克蔚州,若能將兩州之地全部收複,則能對今後第三次北伐起到莫大助力。”

說白了,來年北伐,最大的目標,是要攻克雲州,其次就是蔚州。

隻要將這兩州之地奪來,那麼,衛淵的北伐,就算是成功了。

從實際意義上來講,衛淵這是第一次率領大軍團出雁門征戰,應該是第一次北伐。

但因中原大戰結束之後,衛淵曾北上繼續驅逐敵軍,而且,還讓敵軍讓出燕雲三州之地,故而,那一次,被朝野上下的人定義為是第一次北伐。

來年再行征戰,就是第二次北伐了。

“西夏那邊怎麼辦?”趙曦問道。

衛淵北伐之後,西夏若趁機攻周,又是一樁麻煩事。

“來年北伐之際,臣不會調動西部大營一兵一卒,臣隻用北部與東部兩大營。”

“屆時由種諤全權指揮西部大營,則延邊穩妥。”

衛淵將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想清楚了。

“衛師,若來年北伐,這兩年,你身上的擔子可不小,又要操辦講武堂,又要調度各地物資,為來年北伐做準備。”

“你可需什麼幫手?朕讓六部不惜一切代價支持你。”

趙曦雖然還小,但他深知一個道理,舉國上下,過去或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歲月裡,除了衛淵之外,再無人可能收複燕雲乃至死死壓製住西夏與遼國。

衛淵道:“臣已讓東部大營將士,分批次,陸續與北部大營合並駐紮在雁門關一帶,今年若無大災,應極早將糧草囤於前線,以備無患。”

來年北伐,他要學霍去病,主打一個出其不意。

待遼軍反應過來,雲州戰役早就打響了。

開武三年二月六日。

蘇轍自女真返回汴京。

一路上,可以說是有驚無險。

在蘇轍入關之前,有許多遼國閒散武士,想要刺殺於他,結果都失敗了。

衛淵猜測,失敗是必然,遼國隻是想在自己的主場上找回一些麵子。

蘇轍又說了很多有關女真族的事情,

“自遼國道宗駕崩之後,女真一族對待遼國的看法,基本就是聽調不聽宣。”

“原本契丹向女真安插了許多官吏,但都被女真控製。”

“如今,遼國內部,蕭與耶律這兩大姓氏也爭的厲害,女真居於草原上,他們的百姓,是坐在馬背上長大的,一旦壯大,會立即威脅到契丹。”

遼國的最大族群,就是契丹族。

衛淵道:“看來與我們的猜想差不多,你此番見到完顏烏骨乃,他對於合盟一事,如何看?”

蘇轍道:“女真首領說,隻要我軍出了雁門,攻打遼國,他們不會與遼國一道,與我軍為敵。”

衛淵意料之內的點頭道:“他們不敢或是不急於與我們合盟,應該是擔心我們另有歧途,不過,假以時日,他們會明白,我們與他們,都有著共同的敵人。”

蘇轍問道:“侯爺下一步打算如何做?”

衛淵道:“與女真族保持密切的往來,同時暗中給予金錢與武器上的幫助,教給他們鍛造鐵器的法子,最好讓他們迅速壯大起來,將整個遼國徹底攪亂。”

這樣做,無異於是與虎謀皮。

但衛淵有足夠的自信,可以在女真超脫掌控範圍之前,將其徹底擊垮。

正因此,他才會肆無忌憚的與女真合作。

蘇轍道:“下官也算是與女真族混了個臉熟,要是侯爺需要,下官可以隨時再次啟程前往女真。”

衛淵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放心,以後少不了你與女真打交道,對了,此行,可見女真一族,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後起之秀?”

蘇轍搖頭道:“下官畢竟在女真隻待了半月左右,對於大多數人還不太了解,光看麵相而言,還未曾發覺有梟雄之相的人出現。”

衛淵點頭,“你一路辛苦,最近幾日,就好生歇息,其後,將你對於女真的所見所聞,寫個劄子呈上去。”

蘇轍鄭重作揖,“諾。”

開武三年二月中旬。

張輔自燕雲三州回到汴京。

當日夜裡,他與張輔聊至深夜,所談都是關於燕雲地界的局勢。

此次見到張輔,衛淵明顯感覺,對方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了。

處處都透著一種虛弱的模樣。

衛淵特意給前往南方行醫的張小妹寫信,讓她速速歸京,幫著張輔調理身體。

以衛淵如今的地位,已經完全超越張輔巔峰時期的地位了。

但衛淵能有今日,最離不開的人,就是張輔了。

所以,他不希望,張輔出事。

他希望,張輔可以活到燕雲被收複的那一日。

但定下的蠶食之策,注定燕雲非一時半刻就可收複。

——

大概到四月初旬左右,春闈才算結束。

一眾考生參加完殿試之後,都在緊張著等待朝廷公布成績。

此時,宣政殿裡。

蘇軾正與王安石、趙曦幾人,一同觀閱殿試考卷,將最後的名次定出。

他一眼就認出了張邦昌的考卷,向趙曦推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