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恩童重重點頭:“嗯,我會加油的!”
這一個遊戲,可比第一個遊戲有趣多了。
因為爸爸們都帶上了麵具,也看不到具體的穿著,隻露出一個腦袋,所以小朋友們在上場之後,都像是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轉。
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總覺得哪一個都像是爸爸,又覺得哪一個好像都不是爸爸。
甚至,還有小朋友跑到其中一個家長麵前,天真的開口問:“你是我爸爸嗎?”
直接讓在場的大人們,都笑出了聲。
裁判老師也笑了,提醒道:“各位爸爸們,不可以說話,也不可以眨眼睛暗示,要不然就是犯規咯!”
約莫過去了有2分鐘,還沒有孩子能準確的找到爸爸。
洛恩童也在仔細觀察,麵前這一群帶著麵具的男人裡麵,到底哪一個是自己的爹地?
雖然平時跟爹地接觸的時間不多,但是他很清楚,自己隻需要找到眼神最特彆的那個人,就一定是自己的爹地。
所以,洛恩童每走到一個“爸爸”麵前,都會停下來,仔細的觀察對方的眼睛,鑒彆對方眼底的神色。
十個“爸爸”都看了一圈,他終於返回,走到了第六個“爸爸”的麵前,停下腳步。
“老師,我找到了,這是我爸爸。”
“好的,這是我們第一個確認找到自己爸爸的小朋友,讓我們來看看,他找的準不準?”裁判老師說著,指向帶著麵具的男人,“請這位爸爸舉起你的號碼牌。”
因為每個孩子上場前都抽取了號碼牌,對應自己的爸爸,如果號碼牌對的上,就證明遊戲成功。
大家屏息凝神,看著帶著麵具的男人,不緊不慢的舉起了手中的號碼牌。
“和小朋友抽到的號碼一樣,是三十六號!”裁判老師聲音激動,“恭喜這位小朋友,成功的找出了自己的爸爸,獲得5積分,因為用時最快,額外獎勵5積分,共10積分。”
洛恩童開心不已,衝台下擺手:“媽咪,我有20積分了!”
洛晚晚看著兒子自豪的樣子,很是高興,眼底滿是慈母般的寵溺。
寫上積分,蓋上戳,洛恩童又拉著爹地媽咪,去參加了後續的幾個遊戲。
第三個遊戲,是兒歌接唱,洛晚晚自告奮勇,憑借豐富的兒歌知識,成功在三分鐘內,接上了十首歌,獲得10積分。
第四個遊戲,是一個團體拔河的遊戲,傅懷南加入了洛恩童班級的一個小組,五人出戰,因為抽到了比較強勁的對手,故而惜敗,隻拿了30積分。
平均一下,每個爸爸獲得6分。
洛恩童也不氣餒:“爹地,沒關係的,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下一個遊戲再加油!”
小家夥鬥誌高昂,洛晚晚和傅懷南自然全力以赴。
第五個遊戲,是一個搬運類的遊戲,需要家長穿上袋鼠服裝,帶著孩子一起,進行物資大轉移。
傅懷南果斷出馬,沒多久,就拿了個第一名回來,又獲得10積分。
洛晚晚粗略算下算,兒子已經在五個遊戲裡,拿下了46積分,目前排名第二。
而最後一個遊戲,是家庭內部的默契大考驗,他們必須完美通關,才有可能衝擊第一名的獎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