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事講究熱鬨,白事講究人緣,無論紅事白事,如果到場的人數不多,說明主家平時刻薄,得罪了村民。
李刀磨村民為人做事向來講厚道,他們把人緣看得極為重要,以人緣去維護他們的自我尊嚴,以人緣去維護他們的自我地位,簡單一點說,就是以人緣去維護他們做人的臉麵,沒有臉麵,他們無法在李刀磨生活下去,生存下去。
後來,李天明等六個青年,前往虹山打獵,被瞬間栽下的敵機,被瞬間發生爆炸的敵機毀容,儘管村民沒有嫌棄他們,但是他們覺得沒有臉麵,繼而於中秋之夜離家出走,曆經千難萬險,最終到達前線,在與外敵作戰中全部陣亡,他們以死亡的方式,去洗刷他們所受到的屈辱,以死亡的方式去挽回做人的臉麵。
參與紅事或者白事的村民要送禮物,錢是首選,但是就大多數村民而言,他們拿不出錢,拿不出錢就拿東西。
為了應付村裡的紅事或者白事,村民往往會提早做好準備,到了那個時候,隻管拿出來,雞鴨、糧食、布匹……條件好的直係親屬,則會送整豬,整羊,甚至整牛。
接收的主家要進行登記,以便人家有事時去回禮。
李天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寫挽聯,白紙黑字,悲哀,沉痛,懷念……音容笑貌猶在,人卻已經到彆一個世界。
寫好的挽聯,要貼在大門的門柱上,要貼在正屋的門柱上,但凡能夠貼到的地方,都要貼上,把整個院子,貼成白花花的世界。
前來吊喪的村民看到挽聯,讀到挽聯,他們的腦子裡,就會現出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他們的鼻子一酸,淚水隨即滾出眼眶。
客芷座不僅在生活上給予李天明大量的關心,還在學業上給予李天明儘心的指導,李天明的心裡是感激的,是無比感激的。
客芷座到雲裡縣裡當了參議員,他把李刀磨私塾交給了李天明。李天明依靠李刀磨私塾先生這個職業,不僅解決了生活問題,還提高了他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他因此感激客芷座給他太多,願意為客芷座做事,願意為客芷座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李天明崇拜客芷座,他對客芷座有一種親切感,他覺得他自己,跟客芷座存在著親緣關係,然而,他們之間有沒有親緣關係呢?因為前文有過敘述,有過介紹,讀者已經知道答案,但是文中的李天明不知道,到死都不知道。
李天明不知道,他隻是感覺而已,這種感覺在客楚林離開人世以後,在操辦客楚林的喪事期間,顯得格外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