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如果不是三殿下登位,就回鳳陽養老(1 / 2)

若在以前,這批人定會堅定不移的擁護嫡長孫朱雄英。

然而,隨著朱雄英的不幸早逝,這份期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嫡子嫡孫朱允熥肩上。

此刻,高居上座的兩位顯赫人物。

常升,朱允熥的親舅舅。

藍玉,朱允熥的舅姥爺。

再看座下,那些侯伯們,哪個不是昔日跟隨在常遇春麾下效忠的猛士?

更有甚者,早在開平王鎮守中軍時便已是他帳下的得力乾將。

正因這層深厚的淵源,在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後,他們不可能轉而擁立庶長子朱允炆,而是堅定不移地站在嫡子朱允熥一方。

正是基於這樣關鍵的原因,朱元璋晚年才痛下決心,以叛逆罪名,對在場眾人執行了嚴酷刑罰。

政權的交替,從不由道德善惡來簡單評判。

就連朱允熥自己,設身處地想象朱元璋的處境,也會認同這樣的決策和手段,認為這是鞏固皇權的必要之舉。

但若他能親臨現場,定會再次施展其才能,用儘渾身解數,讓這些人的支持更加堅定不移。

畢竟,權力的遊戲裡,實力才是唯一的通行證。

然而,此時此刻,主導這場聚會的是藍玉與常升兩位國公。

藍玉見眾人情緒漸穩,麵色微緩:“諸位的心思,本將心知肚明。想必,開國公對此更有深切體會吧。”

言談間,藍玉側目瞥向常升。

常升是朱允熥二舅。

而今在開平王一族中,長兄常茂因病纏身,隱居修養,使得開平王一脈的重擔都落在了常升肩上。

常升回以藍玉一個微笑,緩緩道:“諸位的心思,本公豈會不知。然而此刻談及此事,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

二位公爺發話後,景川侯曹震隨即一拍茶桌,眸光炯炯道:“我們這群人,哪個不是從鳳陽一步步闖出來的?”

“家鄉的老話怎麼說來著?家產自古由長子承繼。”

曹震情緒激昂,繼續說道:“現在,天下早已明文規定了皇室祖訓,確立了嫡長子繼承之製。無論將來風雨如何變換,這大明江山……終歸得是三爺的。”

三爺,自然是指朱允熥,在東宮中行三。

曹震慷慨陳詞後,同樣出身鳳陽的鶴慶侯張翼道。

“我說句公道話,以往是因為有大爺在上頭。後來大爺不幸早逝,三爺又顯得過於文靜,我們雖然嘴上不說,可心裡明白,大明要的是個鐵腕掌舵之人。”

“但現在,三爺的真才實露無疑,咱們自然無話可說。但若未來三爺沒能擔當此任,咱們乾脆解甲歸田,回鳳陽種地去得了。”

藍玉聞言,眼一瞪,“你這個莽撞的兵痞。皇上之後尚有太子,太子之下才是允熥,你個老家夥以為自己能活到那日子?”

麵對藍玉的責罵,張翼毫不退縮,雙眼同樣瞪得滾圓:“大將軍,莫非我說的不對?”

“咱們在座的,要麼是當初追隨皇上離開故土的,要麼蒙受過開平王與太子的恩澤。這兩天三爺的作為,各位真就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嗎?”

瞧著張翼滔滔不絕,周圍眾人紛紛響應,聲音此起彼伏。

“放眼整個東宮,唯有三爺堪當此任。”

“自打大爺早逝後,我們沉默已久,現今三爺顯露,若我們還不有所表示,可真是說不過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