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所言極是,要是將來三爺不能登頂,我也甘願回鳳陽種田牧牛,了此殘生。”
儘管這些年,朝廷之上有陛下與太子並立,可關於大明王朝第三代繼承人的暗流,早已在底下洶湧澎湃。
每個人心中都在下注,渴望能早早鎖定三代輝煌,共享國運昌盛。
眼看氣氛再度熱烈,常升正色道:“允熥近日於去景隆府研習軍事,確有顯著變化,日日新見迭出。”
“但我們食君之祿,理應忠君之事。如今陛下龍體安康,太子春秋鼎盛,切莫妄言,以免是非流傳,給心懷叵測之人留下構陷我們的把柄。”
語畢,常升心中暗暗歎了口氣。在座的幾乎囊括了大明半數將門精英,他們若心意合一,在朝堂上的影響難以預料。
此時此刻,若不壓一壓這股勢頭,後果實在難以預估。
然而,作為朱允熥的親舅舅,對於將門中人對允熥抱有的期望,他又感到無比欣慰。
早年間,朱雄英英年早逝,皇上悲痛欲絕,太子亦是夜夜難眠。
常家上下,同樣沉浸在無儘的哀傷之中。
誰人不期盼那金鑾殿上的寶座,坐上自家人?
若不是這些年朱允熥實在是……
實在是不儘人意。
常升也不至於連東宮都鮮少涉足了。
近來,朱允熥性情大變,在曹國公府學習軍事時屢獲李景隆讚賞。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倒是令常升始料未及。
今天,眾人彙聚此地,表麵上說是討論即將到來的北伐大計,實則心中各懷鬼胎。
他此行的目的,是觀察這些人的反應,摸清底細。
思
緒萬千間,常升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
就在這時,門外猛地闖進一人,身披錦緞袍子,外罩一件隨意搭在肩上的白麻衣,腰間草繩胡亂一綁,模樣與常升出奇地相似,隻是顯得更為年輕些。
來者闖入後,來不及站穩腳跟便急促地呼喊起來。
“二哥,大哥去世了!”
煙雨蒙蒙中,應天城宛如一幅水墨畫卷。
平日裡喧囂繁華的應天城,此刻一派寧靜,街道巷陌,人影稀疏。
但若把目光轉向東城方向,就會發現,那些昨日還門庭若市的豪宅大院,以及它們門前的長街小巷,一夜之間,已被素白覆蓋。
所見之處,皆是雪一般純淨的喪儀用品。
若再靠近些,從前日夜笙歌的府裡,此刻傳來的是連續一夜未曾停歇的痛哭之聲。
那曾經金碧輝煌的王府門麵,如今已被一層白布默默覆蓋。
廊簷之下,幾個家仆身穿白衣麻布,腰纏草繩,神色哀傷地迎接著來往吊唁的人群。
王府大門前,自清晨第一縷陽光照亮,便已人潮湧動。
儘管常茂生前並未承襲任何爵位,但他是開平王常遇春之嫡長子,常家在大明王朝的顯赫地位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