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人此言差矣,廣西以南自古便是中原疆域,此為事實。”
吵起來,吵起來!
朱允炆目睹朱允熥在皇爺爺與滿朝文武的注目下,跟儒學泰鬥劉三吾激烈爭辯,心中似有個小鬼,一個勁兒地蹦躂喊叫。
劉三吾麵容肅穆,字字鏗鏘:“皇孫倘若將四海之內皆視為中原疆域,豈非欲效仿楊廣之舉,傾儘國力,黷武好戰,重蹈煬帝之覆轍?”
想當年,隋煬帝楊廣,西討吐穀渾,三伐高句麗,竭民力,終致民間怨聲載道,天下動蕩。
大隋王朝遂迅速崩塌,煙消雲散。
劉三吾深知,此等視天下皆為中原之念,斷不可提倡,否則人心思歸,窮兵黷武,恐又將社稷置於風雨飄搖之中。
朱元璋本欲出言製止,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咽下。
他沒有望向朱允熥或劉三吾,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新來的方孝孺。
昨日傍晚,方孝孺於城中訪友,言談間,高度讚譽朱允熥純孝仁厚,品德修養超群,一舉一動皆為社稷之福。
此言一出,朱元璋驚訝不已,自家孫兒竟能贏得方孝孺這位學界新星如此高的評價,心底疑惑叢生。
顯然,方孝孺已將朱允熥視作門下高徒。
此時此刻,麵對這劍拔弩張的場麵,朱元璋頗感興趣,想看看方孝孺將如何接招。
而方孝孺此刻並未急於發言,他打算借機更深入地觀察朱允熥。
再說,他已經預料到,朱允熥下一步將如何佐證自己的論點。
此刻,朱允熥的聲音響起,清晰而堅定:“劉大人,試問您可知曉,自春秋戰國以來,我中原便在南疆設置管轄?”
“秦皇設郡縣,牢固南疆;漢武揮軍滅南越,設立交趾以監之;光武帝平定南疆,建立城池。”
“東漢西晉年間,南疆刺史迭出不窮,至於隋唐盛世,南疆始終緊握在我中原的版圖之內。”
“然而,至前宋、前元時期,南疆才暫離懷抱,脫離中原之治。我大明,承繼中原正統,恢複漢人江山。”
“莫非劉大人認為,我大明不足以扛起中原正統之大旗,無法重拾南疆失落之地?”
這一連串關於南疆曆史的闡述,加之朱允熥對於大明身為中原正統的強調,一時間令劉三吾啞口無言。
良久,劉三吾方緩緩回應:“大明坐擁中原九州,廣袤無垠,物華天寶,物資豐饒。”
“而南疆,實乃蠻荒之地,縱然曆史悠久,長久以來受我中原影響,卻非中原之祖地所在。”
“中原之祖地?”
朱允熥嘴角勾起一抹冷諷,這突如其來的質疑,即便是朱元璋也微不可見地蹙了蹙眉。
內心深處,朱允熥卻是差點破口大罵。
正是這些如劉三吾般,覺得中原地大物博,閉關鎖國,導致最終國破家亡,賊寇橫行,中原大地慘遭洗劫。
他冷聲反問道:“劉大人,您所謂的‘中原之祖地’,自三皇五帝之時起,便是今日之規模麼?”
“先民部落不過方寸之地,以石器為生,部落聚合,沿黃河兩岸向外拓展,經年累月,方成中原之貌,直至大明,中原九州地貌初具。”
“劉大人,依您的意思,大明是否該摒棄先民拓土開疆之外的每一片土地,退回原始的狹小空間?”
劉三吾又一次愕然,他發現自己從未深究這件事,一直以來默認眼下的中原即為中原的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