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堅定地頷了頷首:“昔日先祖披荊斬棘,於洪荒中開創基業。在後人看來,我輩亦是古人。”
“欲解後世之憂,唯有我等不斷開拓疆土,為大明版圖納新,以供未來子民耕耘發展。”
言罷,朱允熥眼眸閃爍:“再者,大明文治武功並重,縱使當下難以南北兼攻,一旦北方烽煙平息,我大明自有能力拿下南疆。”
察覺到朱允熥並無同時挑起南北戰事之意,方孝孺心中的憂慮稍減,輕輕點頭認同。
“若邊陲之地有肥沃土地,大明應量力而為,為後世子孫爭取之。”
方孝孺自己都沒察覺,朱允熥那套開拓思想已悄然在他心裡紮了根。
朱允熥笑顏逐開:“先生深明大義!”
自此,大本堂內的議論不再局限於國事,開始講述聖人之言。
……
中極殿。
朱元璋剛打發了劉三吾和其他群臣,目光落在多年如一日,端坐於簡陋書案旁,專心致誌批閱奏折的朱標身上。
他臉上難得流露出溫柔:“標兒,先歇一歇吧。”
朱標輕輕提筆,小心翼翼地擱置於筆架之上,生怕墨滴汙染了臣子們的奏本。
待一切妥當,他這才抬眼望向走近的朱元璋:“四弟這會兒差不多要抵達北平了,傅友德他們正緊鑼密鼓籌備軍需,待四弟歸去,北伐之事怕是箭在弦上了。”
朱元璋應了一聲,目光落至朱標案頭的奏折。
那是請求再度調度齊魯、豫州、冀州、三晉、三秦等地糧食,以供北疆邊防軍需的緊急上書。
一股疼愛之意不禁湧上心頭。
他輕歎一口氣,盤膝坐到了朱標對麵:“為父知道,這些年你為北征之事費儘心血。自從你長大成人,這重擔幾乎全壓在了你的肩上。”
朱標麵色略顯蒼白,卻仍擠出笑容。
“父皇也是為了大明鞠躬儘瘁,日理萬機,難得片刻閒暇。身為長子,更是大明的太子,無論情理,我都該替父皇分憂解難。”
朱元璋嗬嗬苦笑:“再忍一忍,再等等。待皇孫們長大了,父皇就把你肩上的擔子分一些給他們。”
朱標輕輕擺了擺手,語重心長地道:“兒孫們自然有他們的路要走。我與父皇從鳳陽中都一步步走來。”
“今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兒孫們奠定一個堅不可摧的大明基石。而屬於他們的時代,自會有彆的使命等待著。”
“兒孫們自有他們的路要走……”
朱元璋喃喃重複,目光轉向朱標,又道:“允熥那小子,性情上倒是與你頗為相似。”
“今日在大本堂裡,他也說到我們大明當前的目標應當是為後世竭儘全力,開拓遼闊的疆域,確保子嗣後代衣食無憂。”
關於大本堂的討論,朱標早先從朱元璋與諸位大臣的談話,以及貼身太監的詳細彙報中了解了個大概。
見朱元璋再次提及此事,朱標的臉上不禁多了幾分憂慮的神色。
“允熥雖已不似從前那般內向膽怯,但其傲氣卻日益增長。當下我們的注意力,應更多放在北方蒙古餘部的威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