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被蒙蔽雙眼,這事關國家興亡。黃子澄先生拖著病體遠赴北疆,寒了全天下的讀書人之心。祖地成為郡國,這在禮法上如何容得下?”
他逐一剖析,將今日行動從非議朝政的框架裡剝離出來。
在眾人凝視之中,章彬正義凜然地道:“我們這是為了大明朝的千秋基業考慮,不是在胡亂評論朝政。”
然而,羅旭臉上仍舊掛著幾分猶豫。
他已察覺,西安門城牆之上,那些如狼似虎的禁軍開始蠢蠢欲動。
緊鎖的西安門之後,陣陣鐵甲碰撞之聲隱約傳來。
被身後監生們的推擠,羅旭感覺自己雙腿逐漸失去力氣。
章彬捕捉到他動搖的跡象,當即沉聲道:“今日之事,由我引起,若有責罰,我一人承擔到底。”
章彬在賭博。
他賭皇帝不會輕易揮刀。
他賭國子監上百監生集體請願,皇帝在壓力之下不得不接見他們。
他賭隻要撐過今天,將來便能擁有隨龍登天的無上榮耀。
不久之後,以章彬等國子監四傑為先鋒,上百名監生整齊列隊在西安門外的街口。
聞訊而來的好奇群眾,目睹如此眾多的士子聚集在皇城門外,不禁竊竊私語,紛紛猜測是什麼事情能讓這些書生集結於此。
“你說,宮裡到底怎麼了,這些監生咋都跑這兒來了?”
“也沒聽說朝廷苛待或克扣國子監的銀兩,他們不至於為這點小事鬨騰吧。”
“那還能為什麼呢?”
“國子監門上的牌子上清清楚楚寫著皇上的規
矩,他們該不會是來批評朝政的吧?”
好奇的圍觀者不由得遲疑起來。
近期朝中似乎也沒什麼大事發生。
如果有,他們這批消息靈通人士怎會不知情呢?
正當百姓們一頭霧水,猜不透今日為何上百名國子監的學生會齊聚於此,上演這一幕時。
在靠近西安門頭條胡同的一座高樓之上。
朱允熥孤身立於露台邊緣,身後緊跟著劉遠及另一名貼身侍衛。
“任憑我怎樣猜測,也未曾料到,他們會如此行事。”
朱允熥的目光穿透人群,牢牢鎖定在西安門前的那100多位國子監學子身上。
此前,他還置身於綠溪後街,暗中觀察來自蘇州府的青衣與章彬的一舉一動。
很快,兩人從屋內步出。
觀其神色舉止,衣冠楚楚,顯然並未有何不軌之舉。
青衣隨即返回戲班,而章彬則在重返國子監不久後,迅速與其他四大才子的成員彙合。
帶領一大群監生,浩浩蕩蕩向西安門挺進。
沿途,加入的監生越來越多,隊伍日益壯大。
隱匿於暗處的朱允熥也隨之帶人,悄然跟蹤至此。
劉遠麵帶不悅,凝視著不遠處那群已涉嫌聚眾滋事,對皇城西安門構成威脅的學生,眉宇間隱隱透露出淩厲的殺意。
“三爺,要不要下令將他們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