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淮西郡王來了,做賊被抓了現行啊這(2 / 2)

可是在章彬心裡,卻湧起了絲絲疑惑。

他悄悄觀察著身旁的邴飛文等人,隻見三人也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自己,臉上寫滿了同樣的困惑。

這位淮西郡王,今日事件的主角,怎會突然現身此處,又怎麼會從後方走出來呢?

被正主逮個正著的滋味,讓章彬等國子監學生們一時半會兒不敢再多嘴。

而被劉三吾等人追問得語無倫次的陶慶,仿佛看到了救星,急忙跑到朱允熥跟前。

“末將陶慶,親軍羽林衛指揮使,參見淮西郡王殿下。”

陶慶見到朱允熥在此,心中雖然也有幾分疑惑,但也是激動不已。

之前章彬等人口中的事,他怎能猜不到,目標正是這位新晉改封為淮西郡王的皇孫。

且不論淮西郡王在皇宮裡多麼受寵,光是他研發的大蒜素,在這段時間裡就救活了他手下許多士兵的生命。

這份救命之恩,作為軍隊的主將,陶慶銘記於心。

朱允熥微微點頭,神色自若地說道:“陶指揮使忠誠國事,守護宮闈禁地有功,處事沉穩,頗有昔日開平王之風采。”

朱允熥這一番誇獎,極大地鼓舞了陶慶。

再次望向朱允熥時,陶慶的眼裡滿是感激:“末將食君之祿,理應為君解憂,哪怕戰死沙場,鞠躬儘瘁,也在所不已。”

開平王的外孫說他有其外公的風範。

如此高的評價,陶慶回顧軍中數百萬兄弟,從未有人獲得過。

而朱允熥表情依舊淡然,他伸手輕拍陶慶緊握的拳頭,示意他放鬆,隨後目光轉向正領著人群走近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等朝廷官員。

劉三吾帶領一群官員走近,先行古禮,雙手交叉前伸,“拜見淮西郡王殿下。”

這是不可廢的傳統,也是必須維持的尊重。

朱允熥輕輕點了下頭,眼神深邃,仿佛在對劉三吾等人進行一場無形的審視。

劉三吾留意著朱允熥的表情變化,眼角餘光掃過一旁跪著的100多名國子監學生。

“殿下,今日這些監生並無過失,您一到便說他們違法,老臣實在不解,請殿下明示緣由。”

隨著劉三吾的詢問,周圍的官員們也紛紛抱拳彎腰,請求朱允熥給出解釋,為何指控在場的學生們違法。

麵對這一群舉止得體、恭敬俯首的百官,朱允熥的眼神逐漸變得深沉。

大明僅僅運行24年,這些人就開始學會抱團取暖了嗎?

即便此刻,他們的抵抗僅限於無聲。

站在朱允熥身旁的陶慶,眉頭緊鎖,望著以翰林學士劉三吾為首的一眾官員,心中已是思潮起伏。

而保護朱允熥的劉遠,眼裡已燃起憤怒之火,手不自覺地搭在了腰間的刀柄上。

就在劉遠即將采取行動之際,朱允熥輕輕舉起手,示意他暫停。

他沉聲道。

“大明24載盛世,洪武帝早有教誨,刻石立碑於天下學堂書院的門前。”

“那十二道訓令,如果我沒記錯,其中明確寫著……”

說到這裡,朱允熥故意停頓,觀察官員們的反應。

他想知道,僅僅24年,應天府的血漬尚未完全褪去,這些朝堂之上的官員便又要結黨私營了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