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大明朝堂,依然是一片相對純淨之地,忠孝之氣蓋過一切私欲算計。
這是一個國家初創,群臣竭誠報效的年代。
朱允熥那字字句句的詳細敘述,觸動了在場每一位官員的心弦,許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劉三吾望向朱允熥,內心五味雜陳,複雜的情感讓他啞口無言,無以應對。
朱允熥見劉三吾欲言又止的模樣,冷冷一笑。
隨後連退幾步,臉上卻已寫滿了哀傷。
“各位大明臣子,你們或許以為我隻是個好戰的親王,擔心我身為皇族,會驅使大明如同昔日強漢那般,走向窮兵黷武的歧途,但你們不知道……”
“你們不知道,在我心裡,早已銘記著各位對大明江山,對我朱家的忠心與辛勞。”
此時此刻,朱允熥仿佛成了那蒙冤的竇娥,身形晃晃悠悠。
一旁的劉遠和陶慶連忙上前,扶住了他。
“三爺。”
“殿下何必如此……”
陶慶滿臉掙紮,眉頭緊鎖得快要擰成了一個結。
劉遠則是怒氣衝天,眼神如同利劍,直刺向那一排排大臣。
而在他們背後,端坐如山的朱標,一側身靠在圓椅上,嘴角不經意間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他那隻原本閒適地擱在鼻子下的右手,再次輕輕搭在扶手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虛空敲打著。
真有趣。
這小子現在居然這麼有趣了。
望著自己兒子這番舉動,朱標心頭湧上一股五味雜陳的情緒。
朱標眼角餘光,悄然掃過那些跪倒在地的監生。
寒窗苦讀十幾載,怎會如此不開竅。
這邊,朱允熥長歎一聲,輕輕推開劉遠和陶慶的扶持,目光鎖定在那群臉漲得通紅的官員身上,重重一歎。
“列位大人似乎隻覺本王偏愛武人,卻未料本王更懂諸位忠心孝行。本王……”
“淮西郡王。”
“殿下恕罪。”
“微臣冒犯了……”
幾聲呼喊,幾個官員已是一甩袍袖,撲通跪倒,連聲認錯。
“殿下,臣等知罪。”
“臣罪該萬死。”
“……”
一時間,仿佛平靜的湖麵被投下石子,激起層層漣漪,所有官員無一例外,儘數跪下。
劉三吾嘴唇哆嗦著,最終化作一聲無聲的歎息,緩緩屈膝。
“我大明皇孫封藩淮西,德行深厚,性情純孝,能得仁臣輔佐,實為我大明之賢王。”
“臣等昔日有眼無珠,罪不容誅,今特求郡王寬宏大量,饒恕我們這一遭。”
這些平日裡準備好的說辭,搭配自己今天的演技,終讓這幫臣子心悅誠服,朱允熥總算舒暢地吐出一口悶氣。
“都起來吧,你們都是大明的棟梁,跪一個尚未加冠的孩子,實在太過折損他了。”
一直靠著椅子上的朱標,此刻總算起身。
“太子殿下寬厚仁愛,郡王殿下純真孝順,真是國家之大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