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朱元璋麵向朱允熥,冷冷地說道:“此乃最後一次,絕不會有下一次,你知道嗎?”
朱元璋的話在耳邊回響,朱允熥默默轉頭望向中極殿的大門。
隻見朱標已搖頭走遠。
他想起了上次,在乾清宮那個晚上,陪著朱元璋吃冷食,隨後的談話內容。
不由自主地,朱允熥眉頭一皺,轉回頭後視線若有似無地落在之前劉建安放入酒壺旁的紅漆木箱上。
想到最有可能的情況,朱允熥的眼角不禁跳動起來。
就在他抬頭看向朱元璋時,迎上了朱元璋那雙明亮似乎能洞察所有人內心的眸子。
朱元璋乾笑了兩聲,道:“話都說清楚了,你現在也長大成人,道理也都明白了。”
朱允熥點頭行禮:“孫兒明白。”
自從從綠溪後街匆匆趕回,本想通過國子監章彬查明前因後果,卻不想被朱元璋中途叫停。
朱元璋隨即命朱標即刻離京,又讓太子妃呂氏在東宮抄寫經文祈福,還禁止了朱允炆出宮。
這一切,都是在敲山震虎。
正如朱元璋所言,這是最後一次。
而今看來,西安門外的事十有八九是呂氏在背後操縱。
他真懷疑,呂氏是否真有那樣的心智,能洞察朱元璋今日布局的深意。
原本,朱允熥打算借章彬之力徹底查清此事,待證據確鑿時一舉扳倒幕後黑手,掃清隱患。
朱允熥望向朱元璋,心裡明白,朱元璋顧念起了骨肉親情。
也許,今天讓他參與政事,除卻之前提到的原因,更多的是為了安撫他。
朱元璋望著陷入沉思的皇孫,擺擺手笑道:“你爹要去關中幫你二叔了,宮裡就缺個幫手,你得給咱頂上。”
朱允熥躬身抱拳,低頭說:“能讓爺爺減輕負擔,是孫兒該儘的孝道。”
孫子的純孝仁德讓朱元璋十分欣慰,笑著拍了拍朱允熥,“往後你就跟咱上朝,先多看
多學,退朝後再陪咱審閱奏折。”
“當年你爹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開始跟著咱處理這些了。”
一聽審閱奏折,朱允熥的眉頭不自覺皺了皺。
他腦中浮現出朱標每日不是埋首奏折就是忙於朝政的情景。
一時間,心裡不禁生出幾分畏懼。
他輕聲說:“孫兒對國事尚不了解,怎敢草率處理朝廷大臣的奏章。”
說到這裡,他忽地想起了什麼。
據說,後來大明朝的皇帝因不堪承受繁重的朝政,才逐步加大內閣的權力,最終使之成為掌控大明江山的權力中樞。
他自然不能將皇權旁落內閣,但構建內閣的雛形,提高朝政效率,倒是可以探索一番的。
朱元璋一眼就看穿了朱允熥正在心裡打的小算盤。
他嘿嘿一笑,斜睨著朱允熥,“小子,你腦子裡又轉什麼呢?你爺爺我批閱奏折這麼多年,從沒出過錯,難不成你想偷懶不成?”
朱允熥對著朱元璋微微一笑,“孫兒這不是擔心耽誤了爺爺的大事嘛……”
朱元璋眼睛一瞪:“你那點小心思可瞞不過咱,說吧,又想讓咱乾什麼。可彆像上次那樣,讓咱幫你寫什麼軟冰凍,幫你在外麵掙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