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聖明,國家有此祥瑞,是我等臣子之福。”
太醫院的眾人也連忙附和著。
朱元璋看了看加速滴落的大蒜素,不禁咂了咂嘴。
他略顯無奈地說:“如果不是有些顧慮,這麼好的東西,真該一刻不停地送出去,早日到那些生病的百姓手裡。”
朱允熥聞言,眉頭一揚,隨即上前,恭敬地抱拳行禮:“爺爺,孫兒鬥膽建議,朝廷應建立大蒜素藥廠。”
“就在應天府內製造此藥,讓京師地區的百姓都能受益於祥瑞,消除疾患。”
建立製藥廠的想法,正是朱允熥在這刻萌生的。
看著朱元璋見證大蒜素提取時的那份喜悅,他才有了這個念頭。
不管大蒜素的固化何時能夠實現,推廣大蒜素都是遲早的事,不如現在就開始規劃布局,以免將來措手不及。
朱元璋聽了這話,笑容漸漸收斂,目光轉向朱允熥,繼而靜靜地望向旁邊大蒜素蒸餾器。
“要在應天府裡造這藥,福澤百姓嗎?”
朱元璋喃喃自語,眼瞼微顫,手重重地拍在案桌上,沉聲宣布:“成,你現在正參與朝政,回頭直接去戶部要銀兩,再找工部和將作監的人選地督建吧。”
見到朱元璋如此爽快地答應,朱允熥的喜悅溢於言表,連忙道:“孫子代表京師百姓,感謝皇爺爺洪恩。”
朱元璋眉眼一挑,揮手閒適地說:“咱從一步步走到現在,百姓的艱辛自然清楚。在應天府生產這東西,我也安心,況且能利益百姓,咱有何不樂意的呢?”
對於這份突如其來的喜訊,應景輝心裡是滿滿的歡喜。
他當即領著太醫院的人俯身行禮:“皇上英明,廣布仁政,福澤四方,民心所向啊。”
朱元璋心中同樣歡喜不已,可為百姓多辦點實事,即便不被稱頌為仁政,他也樂意至極。
此時,朱允熥走上前。
在朱元璋疑惑的眼神中,他再度開口:“爺爺既然答應建藥廠,還請爺爺賜予廠名。”
“廠名……”
朱元璋眉毛輕輕一挑,環視周圍的太醫,輕笑出聲:“這主意是你出的,不如你自己想個名字,爺爺回頭幫你題字。”
此時此刻,朱允熥心中已有了個大膽的念頭。
他想讓這個廠名成為一個,流傳後世。
於是,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建立藥廠,提煉大蒜素,這是爺爺仁政的體現,讓百姓受益,彰顯大明皇室的恩澤。我覺得,不如將這藥廠命名為……”
“聖天製藥廠。”
“聖天製藥廠?”
朱元璋皺起的眉頭稍稍舒展開,眉梢輕輕顫動了兩下。
他怎麼也沒料到,朱允熥會脫口而出這樣一個簡單,甚至有些通俗的製藥廠名。
然而,為何這名字聽來竟讓他覺得格外合適?
“是的,爺爺,就是聖天製藥廠。”
朱允熥堅定地頷了頷首,眼神閃爍著光芒。
建立聖天製藥廠,便算是開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