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位姑娘自信滿滿,派遣手下少女們全麵圍堵河心的對手,導致中軍空虛,也不會露出這樣的破綻。
她們的策略,無不與兵法相合。
那青衫女子輕哼一聲,得意地拍了拍手:“我們都是出身武將之家,懂點陣法自是應當。”
朱允熥的目光溫柔地掠過河灘,落在那些正朝前排列的馬車旁的少女們身上,微笑不語。
在大明朝,除了應天府外,中都鳳陽城彙聚的開國功臣後代最多,個個武藝非凡。
在岸邊觀望的鐵鉉,這時急匆匆地走來:“三爺,我們還得……還得去信國公府,再遲恐錯過約定時間。”
這話似乎不經意,卻觸動了某人的心弦。
那青衫女子正欲爭辯,聞言臉色微變,隨即目光深深鎖定了朱允熥。
“你們準備去湯府?”
朱允熥眉角一揚,“那就有勞姑娘引路了。”
鳳陽城,信國公湯府。
晨光初破曉,湯府便熱鬨非凡,家仆們換上簇新的衣裳,忙碌地打掃每一處角落,整個府邸煥然一新。
自午時起,府門前的守衛便每隔一刻鐘進府報告。
全府上上下下,共同期盼著大明淮西郡王,榮歸中都鳳陽,祭奠列祖列宗,並在府中休息。
日頭漸漸攀高。
信國公湯和,年逾六旬,身披一襲大紅武將常服,卻在前院正廳內坐立不安。
他喚來了一位……家中眾多妾室中並不顯赫的一位,要她攙扶自己急匆匆向府門外走去。
那位妾室眉頭微蹙,口中帶著些抱怨:“公爺,皇孫進城,消息自然會及時送到,到那時您再出府迎接也不遲啊。”
另一側,另一位同樣不太受重視的妾室也附和道:“是啊公爺,您作為皇孫的長輩,即便不出府相迎,皇孫也不會有半句怨言的。”
湯和雖已年至耄耋,但一聽這話,立刻瞪圓了眼睛,胡子都氣得微
微顫動,同時不滿地掃視了兩位妾室一眼。
他執拗地向外走去,嘴裡還喃喃自語:“不同啊,這次與以往不同。”
兩位妾室見狀,隻好順從,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老邁的公爺,緩緩邁向府門。
他們的背後,跟著一群湯家的年輕一輩,人數足有十幾位,浩浩蕩蕩,緊跟其後,一同湧出了府門。
……
鳳陽城街道上,青衫女子駕馭駿馬,融入了朱允熥的隊伍,壓低聲音,帶著一絲好奇問道:“您便是傳說中的淮西郡王吧?”
朱允熥聞言,轉過馬頭,臉上綻開溫和的笑容,輕輕頷首。
早些時候一同進城的數十輛馬車,此刻已如流水般散去,各回各家。
這一路上的經曆,讓他深刻體會到,這些看似柔弱的女子實則是中都名門將府的後代。
她們的日常,除了女紅,便是相約出城嬉戲,模仿家中父兄,由這位青衫女子引領,學習排兵布陣,一展軍事才能。
那青衫女子眼中閃爍著幾絲疑惑,仔仔細細地審視了朱允熥一番,又轉頭望向隨行的官員們,不禁暗自感歎。
“郡王應是威嚴肅穆,不苟言笑的呀?”
麵前這人怎麼與自己的預想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