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她準備起身時。
朱允熥猛然睜開了眼睛:“今夜彆走了。”
這一句話讓湯清悅全身緊繃,心中的慌張如同野草般瘋長。
察覺到她的慌亂,朱允熥柔聲安慰。
“就這樣,讓我抱著你,你在身邊讓我心裡寧靜。”
湯清悅覺得自己的臉燙得快要燒起來了,不敢想象再見外人的情景。
但朱允熥的話語卻像有魔力一般,讓她心底湧起一陣暗喜與雀躍,回家的念頭瞬間被拋諸腦後。
許久才蚊蚋般細語道:“那……我去把燈熄了……”
“好。”
“呼……”
……
這一夜,他們什麼也沒有做。
僅僅是緊緊相擁,享受著彼此的溫度,安安穩穩地沉入了夢鄉。
接下來的日子裡,皇宮裡沒再舉行早朝。
自從朱元璋公開露麵後,朱允熥就把解縉等三人留在朱元璋身邊,他自己這個皇太孫,則是窩在東宮裡。
他不是跟湯清悅親親我我,增進感情,就是在那間已經被改造的工作室裡埋頭苦乾。
工作室一角,青黴素的培養、提取、純化工作已經告一段落,成果都被太醫院的人接手了。
這事連同大蒜素的研究,一並由太醫院全力推進。
城裡選了塊地,工部和將作監正忙著建製聖天製藥廠。
製藥廠一旦落成,太醫院就能批量生產固化大蒜素,幫助應景輝實現他那懸壺濟世、拯救蒼生的偉大誌向。
朝廷上下都知道了皇上今年要辦萬壽節,又聽說是皇太孫一手操辦,還不用戶部出錢。
大臣們個個放心不少,開始期待屆時能好好享受一番。
隻有內府,整天皺著眉頭。
要不是皇太孫拍胸脯保證,這隻是臨時從內府挪點銀兩辦萬壽節,過後馬上補上,他們恐怕早就推脫不管了。
此刻,獨自躲在工作室的朱允熥,正忙於他的財富大計。
他要把明朝官道沿線每幾十裡就設有一處的驛站,徹底開發,變成國家的一項新財源,這是他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自古以來,官道驛站的建設都是國家的重中之重。
因為在馬車時代,驛站關乎朝廷控製疆土的命脈。
驛站,就像那個時代的互聯網,連接著天南地北。
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官府信使穿梭其間,懷揣著國家與民間的種種消息,搭建起一道溝通朝廷與地方的橋梁。
一旦邊境烽火連天,驛站更是化身為生死時速的信使,飛騎傳書,隻為那緊急軍情能在第一時間被知曉。
但朱允熥心裡明鏡似的,知道驛站不僅僅是曆史書上的簡單注腳。
它更像是現代郵局的鼻祖,還額外扮演著旅館和倉庫的角色。
如果運作得當,這簡直就是一台印鈔機,潛力無限。
此時,他的案頭上,除了關於大明驛站改革的詳細奏折,還整齊排列著幾枚小巧的紙片。
用後世的話說,就是郵票。
旁邊還有幾片寫著住宿券、存儲券的小紙片,上麵除了文字,還點綴著簡樸的圖案。
正當朱允熥準備將這份精心準備的提案帶給朱元璋審閱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是劉遠,他貼近門邊,壓低嗓音說:“三爺,燕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