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輕輕搖頭,再次轉身,視線重歸南方。
姚廣孝邁步上前,靠近朱棣背後。
“太子病重,皇上也身體不適,我們那位淮西郡王,怕是已經接了監國的旨意,或者正因有了聖孫而受讚呢。”
“嗯?”
朱棣眼神中閃過一抹興趣。
回京之後,侄兒的信件確實頻繁,內容卻多圍繞皇家溫情,談及朱元璋的健康,還有對北方戰事的關心。
姚廣孝語氣堅定:“不出意外的話,那孩子已經被正式冊封為皇太孫了。”
話音剛落,姚廣孝目光上移,望向朱棣。
朱棣臉色微變,但隨即恢複了平靜,淡然說道。
“允熥才智過人,應天正值多事之秋,臨危授命,也未嘗不可。”
姚廣孝卻不依不饒:“可王爺可曾考慮,若這次太子殿下病情……”
“大膽。”
朱棣神色驟變,猛然轉身,眼神如刀般盯著身旁的姚廣孝。
他冷哼道:“太子有列祖保佑,必定福壽無疆……”
最後,朱棣的聲音不由自主地低沉下去。
大哥西行,剛離洛陽便病倒,至今昏迷月餘,這還算福壽無疆?
這一瞬間,朱棣心頭莫名湧起一陣煩躁。
腦中竟閃過了一個他本不該有的念頭。
姚廣孝見狀,非但沒有懼色,反而嘴角泛起一絲淡笑。
“大明立國20餘載,正當青春,然而北元勢力尚未根除,若不警惕,將來恐成大患。
如此境況下,王爺您駐守北平12載,對北元了如指掌,於國家社稷而言,無人能及。”
他的話外音很清楚,大明朝的心頭大患是元人,而且這威脅還遠遠沒到結束的時候
。
朱棣,作為最了解元人的藩王,他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棣煩躁地把那些不該有的念頭從腦海中驅逐,語氣平淡地說。
“二哥、三哥,他們守在邊疆多年,麾下的兵馬數量遠遠超過北平,對元人更加知根知底。”
姚廣孝掃視了一圈周圍,再次湊近朱棣。
二人間的距離近得幾乎能聽見對方的呼吸聲。
他壓低聲音,“不論是秦王還是晉王,在自己的封地上都有些橫行無忌,欺負老百姓的事跡。秦王因為作威作福,被聖旨召回京師了。”
“晉王那邊,違法亂紀的消息也經常傳到應天府,將來某一天,若是太子殿下……王爺您作為大明燕王,大明四皇子,那時您該怎麼辦呢?”
朱棣深深歎了口氣,眸光閃爍不定,從城牆上走下,轉身麵對姚廣孝。
“大師,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父皇前幾天還讓我把高熾送回應天去調養身體呢。”
姚廣孝聞言,眉頭不由緊鎖。
一個不祥的預感閃過他的腦海。
但很快,他猛地擺了擺手,把這個念頭強行摒棄了。
如今坐鎮中樞的,正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而皇族中的親王、皇孫,個個流淌著他的血脈。
按著朱元璋的性情,絕不會對自家人使出那些狠辣手段。
朱棣悠悠地說:“父皇心裡清楚,高熾從小身體就弱,大哥也常跟我說,得想辦法把高熾的身體調理好。就連我的侄兒允熥,也曉得他堂兄身子不大好。”
講到這兒,朱棣臉上流露出幾分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