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的目光越過禦馬,落在了皇太孫朱允熥身上。
他慢慢地靠近,壓低聲音解釋:
“開國公此次精心選拔並重新編組了5000餘名征倭勇士,個個都是軍中驍勇善戰之士,其中包括1000名輕騎兵、1000名火器兵以及3000名刀槍步兵。”
“我們誓不辜負皇太孫的重托,定要為大明帝國增添新的輝煌篇章。”
然而,朱允熥此時已無暇細聽李景隆的話語。
他這位征倭大將軍,更多時候是在外交場合發揮作用。
實際上,征倭大軍的戰場指揮權握在鶴慶侯張翼手中,而石見銀礦的管理則由鐵鉉負責。
此刻,他的目光全被那從外金川門緩緩走出的征倭大軍吸引。
並不像後世傳言中那樣軍容散漫,雖然未能達到後世軍隊那種萬眾一心的境界。
但眼前的這支部隊依舊隊列整齊,戰士們脊梁挺拔,眼神冷峻而威嚴。
中原的軍隊自古以來就重視軍陣布局和兵法運用,隊形嚴整隻是基本要求。
前方的輕騎兵已儘數出城。
“大明萬歲。”
千人齊聲咆哮。
這一吼,讓人群中秋吉悠介的心不由得顫抖起來。
他不禁遐想,若秋吉家的軍隊與大明軍。
呸。
他連忙在心裡唾棄自己的胡思亂想,秋吉家將永遠忠於大明,緊緊跟隨。
輕騎兵隊伍從朱允熥眼前馳過,未作停留,直接奔向早已在雲平碼頭等待、艙門大開的戰艦。
船上的水手迅速迎上,將戰馬一一引入船艙。
而輕騎兵們則通過棧橋登上了戰艦甲板,麵向碼頭整齊排列。
接著,是火器營。
重達千斤的火炮和密布如蜂巢的火箭,早已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戰艦上。
此刻,從城門的陰影中魚貫而出的火器營戰士們,緊握著三眼銃、萬人敵等輕捷火器,裝備精良,士氣高昂。
“大明無敵。”
當火器營的勇士們行至朱允熥麵前時,齊聲發出震天響的呐喊。
緊接著,他們有序地登艦列陣。
隨後,那3000名刀槍並舉的士兵,步伐沉穩而堅定,逐一從朱允熥眼前踏上戰艦的甲板。
雲平碼頭上,一片熱血沸騰。
朱允熥注視著最後一名刀槍營的士兵登艦,隨即猛地一抽馬鞭。
在雲平碼頭上策馬疾馳,從最後一艘戰艦狂奔至最前方,再折返至艦隊中央。
他高高舉起馬鞭,眼神堅毅無比,與每一艘戰艦上的士兵目光交鋒。
“明軍威武!”
“將軍威武!”
“明軍威武!”
“將軍威武!”
朱允熥的一聲大吼,如同驚雷,萬軍響應,吼聲衝破雲霄。
這股澎湃的聲浪從雲平碼頭湧出,直撲應天城,吸引了無數民眾的目光。
隨著朱允熥手中的馬鞭落下。
“此行倭國,願我將士揚我大明國威。”
“出發!”
“滅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