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風雪選賢,必成佳話(1 / 2)

此時此刻拋出來,特彆是在當下複雜微妙的朝堂局勢下,無疑顯得意味深長,引人遐想。

朱標聞言,悄然側目望向朱元璋。

這小子終究是長大了,雖然行事略顯魯莽。

這樣的建議,難免觸動朝臣敏感的神經,但不可否認,這確實是個高明的計策。

恩科啊,這可是國之大事,僅次於對外征戰。

從旨意一下,到金秋時節的會試,皇上親點英才,整個國家都將為之沸騰,萬眾矚目。

到時候,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話題都會圍繞今年的新科探花出自何方,又是怎樣的英姿勃發。

功勳將門的家庭早早地忙碌起來,翹首期盼著三甲之外的英才名單,渴望為自己的家族覓得一位傑出女婿。

文臣們也懷著同樣的心思,夢想著家族的子侄或是門下弟子,不久的將來能與自己並肩站在朝堂之上。

每當有這樣充滿社會話題和利益糾葛的重大事件發生時,總能暫時掩蓋住其他種種問題。

朱標的唇邊泛起一絲微笑,心中暗自發笑。

他突然感到一陣不平和心疼,想到自己的兒子遠隔千裡,風塵仆仆地從浙江趕回,滿身泥濘不說,還無緣無故挨了父皇一腳。

朱元璋哼了兩聲,目光帶著些微的不悅掃向朱標。

“彆瞪咱,他是你兒子,也是咱孫子。”

朱元璋沒頭沒腦地冒出這麼一句。

朱標隨即轉過頭,臉上掛著笑容,看著日漸成熟穩健的朱允熥。

朱元璋訓斥完朱標,又轉向朱允熥。

“現在已是二月,明朝一旦發布旨意,三月才能傳遍全國。小考、鄉試、會試、殿試,每月一考,也得等到今年冬天才能全部完成。”

時間緊迫得很。

朱允熥點頭表示明白,按照慣例,頭一年小考加上鄉試,選拔出秀才。

中選者翌年再戰鄉試,爭取舉人資格。

三年後進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脫穎而出者便正式成為國朝的進士,擁有了做官的資本。

然後參加殿試,由皇上親自評定名次,決定科舉的三甲歸屬。

好在,當今大明朝已有豐富的經驗。

朱允熥盤腿而坐,暗自揣度今年的京中會試和殿試,大概不會再現那些年逾古稀卻仍自稱童生的老麵孔,不禁輕笑出聲。

“三月春意濃,各地小考紛紛展開,各路才子彙聚於鄉試,不過旬月便能見分曉。秀才們隨即啟程前往省城,為鄉試中舉摩拳擦掌,估摸著五月就能塵埃落定。”

這小考嘛,不過是各府縣的小打小鬨,由縣學府學操持,摘得秀才之名並不稀奇。

至於各地秀才聚首省城,爭奪鄉試桂冠,時間上也頗為寬裕,兩月足矣。

他又接著說道。

“鄉試嶄露頭角的新科舉人,接著便要踏上進京會試的征途,哪怕是最偏遠之地,個月也總能趕到,恰好趕上中秋重陽,金風送爽,正是摘取功名的好時節。”

朱元璋麵帶微笑,耐心聽著朱允熥侃侃而談,末了緩緩言道。

“冬日殿試,在風雪中見證天下英才。”

朱允熥嘴角一揚,討巧道:“昔日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傳為佳話,如今爺爺您風雪選賢,必將再添一段美談。”

朱元璋無奈地笑中帶著寵溺,虛點著朱允熥的額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