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最後一次回望孔聖人雕像後那株挺拔的蒼鬆。
心想,若真有一天,為了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朱元璋恐怕也會毫不猶豫地將這老鬆拔起,投入熊熊烈火中。
一步步深入翰林院。
青衣翰林們的身影逐漸增多,個個手捧典籍,口中念念有詞。
一間間敞開的廂房裡,充斥著忙碌的身形。
為當朝編纂典籍,為前朝修訂曆史,這一切都在翰林院有條不紊地展開。
朱允熥的突然造訪雖讓翰林院的官員們心中生疑,但他們無不有禮有節,停在原地行禮。
不久,朱允熥在翰林院最深處的一座寬敞庭院中,發現了現任翰林學士解縉。
整個院子沐浴在陽光下,遍地都是難得一見的孤本古籍,從經史子集到四書五經,無所不包。
解縉之外,還有幾人輕手輕腳,在書堆間穿梭,小心翼翼地翻動已曬的書頁,讓未曬的一麵接受陽光的洗禮。
“微臣拜見太孫。”
“參見皇太孫殿下。”
察覺到朱允熥的到來,眾人連忙彎腰行禮。
朱允熥擺擺手,目光停留在沉迷書中的解縉身上。
他示意旁人不必打擾,繼續各自的活計,自己則悄悄走到解縉背後。
探頭一瞥,竟是《象山語錄》。
朱允熥眼神微閃,沒想到解縉紳會對這本書如此癡迷。
象山先生便是南宋時期的儒學巨擘、心學的推廣者陸九淵。
幾位翰林院負責典籍的官員,瞅見太孫今日特意來找解縉,彼此交換了個眼神,無聲地打了個手勢,躡手躡腳地退出了院落。
“妙啊。”
突然,解縉一拍大腿,興奮地叫了一聲。
緊接著,他臉上洋溢出激動的神情。
“我心如宇宙,宇宙亦似我心。若我洞察自我本心,那麼學問的精髓便是六經。”
“先生學說明朗,話語震撼,偉大如日月,智慧自然,其言跨越時空,無所不至。”
解縉口中念念有詞,一時之間喜不自勝,激動得牙齒打顫,雙腿也不自覺地震顫起來。
翻閱書籍的手勢越來越快。
朱允熥嘴角微微抽動,輕輕咳嗽一聲,“想不到縉紳兄對象山先生竟如此喜愛。”
正沉浸在《象山語錄》中的解縉,肩膀猛地一震,滿臉驚訝地轉身望向背後的朱允熥。
解縉心頭一緊,小心翼翼地放下手中的書,轉過身環顧四周,同僚早已不見了蹤影。
他連忙彎腰行禮:“皇太孫駕臨,微臣未曾察覺,失禮之至,請太孫責罰。”
朱允熥擺擺手,“為讀書專注到忘卻寢食,這等熱忱,怎會是失禮呢?”
解縉眨著眼,隻見皇太孫手指輕輕點向《象山語錄》。
猶豫片刻,將書拿起遞了過來。
朱允熥接過書,小心翼翼地翻了幾頁,又緩緩合上:“陸九淵在心學領域,實乃傳揚光大的關鍵人物。”
解縉點頭讚同,心裡卻略有遺憾:“皇太孫今日離宮來到翰林院,不知是為了何事而來?”
朱允熥手輕輕托著書,另一隻手不自覺地在封麵輕拍了一下。
對方對心學的癡迷程度,讓他感到意外又驚喜。
朱允熥的目光漫過四周書海,調侃道:“解學士這是打算在此地和本宮一論高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