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應天府的流言,任亨泰深陷名節風波(1 / 2)

更加厲害的是,一旦哪個地區出現災害,朝廷立刻反應,免除稅收,精確計算救援資金,及時發放救助。

這樣的製度使得救災變得有序且高效。

朱允熥發現,此次召回各藩王,朱高熾給了他不小的驚喜。

朱元璋跟朱標了解他的每一步和每一個想法是正常的。

朱高熾竟然也了解他的計劃,但他們年紀相仿,這份同年齡段的理解對他來說十分珍貴。

長時間獨自前行的朱允熥,似乎終於找到了誌同道合的夥伴。

朱高熾的聰明才智是否會對朱允熥構成威脅?

朱允熥心裡立即否定了這個想法。

畢竟,一切都已改變。

朱標身體健康,朱允炆被監禁在鳳陽。

而頗有名氣的燕王朱棣,此時正在朱元璋身邊。

這幅畫麵使朱允熥感覺,那些過去日夜憂心的變故,或許永遠不會出現。

然而,儘管前景開闊,警惕之心不可有絲毫鬆懈。

畢竟在這個權力棋局中,每一步都需謹慎。

此時,朱元璋開始發表總結性論點。

“老四,你是宗正,待所有人到齊後,要向他們說明此事。彆誤以為是我要減扣你們的零花錢。”

正與朱標暢談北國如畫風景的朱棣,聽到父皇示意。

他立刻起身,抱拳道:“孩兒明白,定將事情緣由告知各位兄弟。”

……

時光流轉,應天府日漸喧鬨。

燕王從北平返回應天後,每日都有一位皇室藩王來到京城。

果然,都察院禦史和科道言官們,由於無法找出犯官的過失,於是表現出對此事的擔憂。

原本打算今年坐山觀虎鬥的吏部尚書詹徽,無奈之下被眾人推舉為代表,前去詢問皇上。

這一天,詹徽剛離開皇宮,

立刻就有消息傳出,稱其在宮中被皇上斥責不忠不孝,甚至直指詹徽看不慣皇家親情孝道。

緊接著,人們記起詹徽離開皇宮時,正在整理衣帶,屁股上的衣服還有一塊醒目的腳印。

皇上真發火了,不僅大罵,甚至對吏部尚書動手。

而且,皇上還拿著“孝道”這麵旗幟,此後,禦史和言官們隻能在家憋著火氣,整天看誰都似乎是想要把人直接扔進大理寺。

然而,這場短暫風波下,暗流湧動,江陵山便如應天府般,變得越來越熱鬨。

應天府中,一則流言讓全城炸鍋。

翰林院後麵空地上,一棟建築迅速崛起,即將完工。

朱允熥帶著恢複健康的朱高熾,從大本堂偷偷溜出來,直奔翰林院。

他們去拜訪正關在屋裡努力寫作、鑽研“知行合一”的解縉。

三人望著眼前的書局,竊竊私語。

突然,朱允熥驚叫一聲。

“啥?任亨泰竟侮辱侄媳,還叫外甥女照顧起居生活?”

這個時代的人視名聲如命。

沒想到,竟然有人用這些卑劣手段禍害朝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