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大船帶著倭國的銀子回大明(1 / 2)

小船上的風帆也升起,在水手嫻熟的操控下,船隻漸行漸遠。

朱允熥深深鞠了一躬。

“侄兒祝願諸位王叔一路順風。”

當他站直時,江麵已經空了,最後一艘船也漸漸消失在蛟南閘口外。

就在他挺胸之時,周豪悄無聲息地冒出來。

“皇太孫,江陵山一切正常,未見異常。”

朱允熥揮手指向彆處。

“我們到那邊再聊。”

他們來到無人的西安門城樓上。

朱允熥遠望西城,清晰可見的江陵山映入眼簾。

他歎道:“江陵山已是銅牆鐵壁,無需擔憂,關鍵看那些人家中和他們的子孫、門徒及朋友的反應。”

周豪也順著朱允熥的視線看了一眼,低聲說:“情報指出,這些家族正在和各地學子頻繁接觸,似乎在竄聯!”

劉遠突然從城牆後走出,靠近朱允熥耳邊輕聲說道:“解學士來了。”

聽到這話,朱允熥回頭,見解縉笑容滿麵地說道:“書局已經完工。”

朱允熥微微皺起眉頭看向周豪,命令道:“讓暗衛密切關注他們的行蹤,錦衣衛也會配合,無論他們做什麼,即使是謀逆叛亂,隻需記錄在案,不能乾涉。”

周豪心領神會,低頭領命。

解縉剛來,一聽謀逆二字,心中一驚,走上前輕聲詢問:“太孫,出了什麼大事嗎?”

這大明盛世,竟有人敢這麼大膽,謀反?

朱允熥示意解縉上前,一同站在城牆後,欣賞皇城西麵應天府的美景。

解縉不解,但也仔細觀察了一陣,不禁讚歎:“好美的景色。”

朱允熥表示讚同。

西安門,可是絕佳的觀景區。

站在這裡,能夠一覽應天城全貌,遠勝於洪武門附近那些單調的官署。

向西眺望,儘收眼底的是市井生活的繁華。

這裡,煙火氣息最為濃鬱,是人間煙火的最真實呈現。

朱允熥久久注視後,才問:“書局已好,縉紳兄是否已準備好成為心學大師了?”

解縉心神一凜,“微臣準備好了。”

我必將成為心學之聖。

解縉內心堅定無比。

朱允熥微微頷首:“縉紳兄可以便宜行事。今年科考,有人金榜題名,有人名落孫山,從現在開始布局,待時機成熟,便是縉紳兄坐擁門徒之日。”

言罷,朱允熥轉身,嚴肅地看著解縉,再次強調:“縉紳兄,你真的準備好了?”

這一次,解縉沉默了。

他明白這句話的分量。

夏原吉在浙江與朱樉一起給皇太孫背鍋,鐵鉉在倭國做什麼雖然不清楚,但也能猜出是在默默背著鍋。

現在,輪到他了。

或許,這是最大的鍋。

那是一個要顛覆當前理學體係的鍋。

道統之爭中,失敗即萬劫不複。

解縉深思良久,直至心情平靜。

他堅定地點頭,沉聲道:“微臣心意已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