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應天府,天氣越來越炎熱。
蛟南碼頭,清晨時就被親軍衛的士兵堵住。
士兵們封鎖了四周。
一麵藩王旗,象征一位大明皇族親王。
今日的蛟南碼頭,被八麵以上瑞獸旗和星辰旗圍住的藩王旗占領,還有更多藩王旗隨處可見。
一時間,碼頭上空旗海翻湧,壯麗無比。
碼頭前的水麵,十幾艘平底渡船準備啟航。
負責碼頭的官吏搓著手,來回跺步,不斷往西長安街張望。
突然,年輕的徒弟舉著火把,向著碼頭示意。
官吏終於等來了期待已久的消息。
“來啦。”
“師傅,王爺們出宮啦。”
“太孫殿下親自護送。”
聽說太孫到了蛟南,碼頭官府的小吏鬆了口氣,重重地歎了一聲。
隻要不是朱標等大人物,便不必擔憂。
見徒弟跑來,小吏忙問:“看清楚了?隻有皇太孫送王爺?”
徒弟喘息著點頭:“的確,隻有皇太孫跟幾位王爺。”
小吏這才放心:“快去,安排人手,不能出錯。”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朝碼頭開上一炮,大明的天得踏一半。
“咱大明的天永遠都晴朗!”
西長安街上,朱允熥對朱棣說,語氣堅定。
朱棣揮動馬鞭,嘴角微揚,與朱棡交換眼神。
“恩科考試,我們不能插手,你有把握就好,應天若有變動,有父皇和大哥在,定能穩住。”
朱允熥頷首,回頭看向那些騎馬前往蛟南碼頭的叔叔們。
各家的親屬、子女及護衛,此刻都在秦淮河入江口等候。
朱允熥低聲說道:“皇爺爺不想看到離彆的場景,因此沒有來。父親原本打算來送行,但見皇爺爺狀況不佳,便留在宮中陪同。”
朱棡坐在馬上,揮手道:“已經交代完畢,所有程序都已完成。我們隻是去跑腿辦點事情,並非永彆,無需傷感。”
朱棣接過話頭:“回北平後,我會提前策劃犁庭草原之戰,希望應天能提供更多糧草,避免士兵餓肚子打仗。”
朱允熥笑道:“無論如何都會為四叔和各位叔叔籌備好各項軍需,若是拿下南疆,那邊的物資通過海運到北平,士兵們可能要頭疼如何吃得下多餘的糧食了。”
朱棣和朱棡一對眼,忍不住笑了出來。
朱棡唏噓道:“這話對皇爺爺或你兄弟們說合適,他們這輩子也就在北方打轉了。”
朱棣笑了笑:“二十三弟有前途,這兩年可讓他學習武藝,等更大些可請老將教他熟悉軍務,日後大有用處。”
朱允熥立刻笑著說:“四叔忘了軍事學院了嗎?”
朱棣聞言,開懷大笑。
當蛟南碼頭清晰可見時。
朱棣收斂笑容,望向朱允熥:“有你在應天,我們這些叔叔何須擔憂啊!”
朱棡插話:“你那些兄弟,可都靠你管教,若未能成材,我們可要找你算賬的。”
朱允熥微笑道,“三叔,到碼頭了。”
“小的恭迎太孫,諸位王爺。”
碼頭上,上元縣衙小吏見太孫和王爺們騎馬而來,忙帶領同僚上前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