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猶如戰神降臨,每一步都是龍騰虎躍,氣吞山河的氣勢伴隨他步入中極殿。
自首任指揮使因牽扯胡惟庸案被斬,蔣瓛正式肩負起錦衣衛重任。
每當提及毛驤之事,無不令人感歎。
他為追查胡惟庸案,牽連眾多開國元勳,導致眾多官員遭殃,數萬人流離失所,朝廷文官損失過半。
那時,毛驤名聲讓大明忌憚。
然而,如此功績,終令朱元璋以犧牲毛驤來安穩朝野,終結那段血腥歲月。
步入大殿的蔣瓛目光凝重,掃過左側的文官。
自洪武23年成為錦衣衛指揮使,兩年間朝中並無大範圍清洗,這讓他無需擔憂步前任後塵。
此刻,蔣瓛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借剛才的怒吼,找出幾名狂妄且無見識的文官,順勢幫太孫教育教育他們。
昨天,皇上、太子、太孫皆不在應天城。
蔣瓛趁機把千餘名書生收押進詔獄。
皇上並未下令釋放,太子與太孫亦未發話。
這讓蔣瓛心中猜測更為堅定。
昨日的決策正確無誤,今日朝堂之上,太孫不會向文官低頭。
因此,蔣瓛的眼神愈發放肆,帶著挑釁和輕蔑,從殿門的文官掃至前排六部尚書、五寺少卿。
隻要他目光掠過,周圍文官無不低頭躲避,心生恐懼。
蔣瓛走向前,恭敬地對高坐於寶座的朱允熥行禮。
朱允熥看了看蔣瓛,淡然咳嗽一聲,悄然向常升示意。
常升立刻站起,嚴肅道:“殿下,蔣瓛未通報即突然上朝,不符合禮節,應受處罰。”
<b
r>????此時,朱允熥視線轉至跪伏著的蔣瓛。
他微笑道:“想必,指揮使有緊要事需稟報。雖情有可原,但國法不可廢,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蔣瓛揮袖跪地,雙手高舉:“微臣領旨。”
站在文官隊伍最前方的吏部尚書詹徽,聽聞此言,嘴角不禁抽動。
而茹瑺抱笏板,雙手抱胸,低聲嘟囔:“人家本就是武將,皮厚肉粗,開國公彈劾了,殿下也罰了,你們都察院也挑不出毛病,殿下這是要重用錦衣衛啊……”
說到此處,茹瑺不由感歎。
詹徽先搖頭,後頷了頷首,最後默默閉上眼睛。
今日之事,與他無關。
大佬們總是高瞻遠矚,思慮深遠,從而坐穩高位。
然而大部分人卻缺乏此等遠見。
因此,當太孫削減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的俸祿,而蔣瓛仍忠心耿耿的領旨謝恩時,他們便認定太孫已經整治了錦衣衛。
儘管他們對錦衣衛無好感,但也不願見到一個能隨意操控錦衣衛的君主。
然而,這種想法,誰也不敢輕易表露。
跪著的蔣瓛抬頭道:“太孫,錦衣衛昨日逮捕了1000鬨事者,今日聞其首犯已自首,臣懇請殿下令,讓應天府將首犯交給錦衣衛處置。”
朱允熥淺笑,眼神深邃。
這錦衣衛指揮使識時務,知道他需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