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大明朝的官職,任你來選(1 / 2)

隨著一艘艘滿載金銀的船隻回國,還有成千上萬的倭國人,搭乘著大明巨艦,被送往山西等地,迎接他們的,是“美好”大明新生活……

唯獨他解縉一直待在翰林院不動彈,除了洪武25年搞出的那個書報局。

起初雖曆經波折動蕩,但現在,書報局已然蛻變,成了大明心學的搖籃與傳播中心,擁護者眾。

最初的旬刊,也加快了腳步,變為了周刊。

篇幅也由寥寥幾頁擴張到現在每期沉甸甸的一大本。

解縉渴望著能有所作為,這便是他今日這番態度的根源。

朱允熥靜靜地注視著被點破心思的解縉。

“說來也巧,此番回京城後,還真有幾樁事,得請縉紳兄費心。”

他總算能有展身手的機會了。

解縉瞬間精神抖擻,效仿身旁夏原吉,挺直了腰杆。

“微臣遵命,必定全心全意,不敢有絲毫鬆懈。”

朱允熥忍不住笑出了聲。

“縉紳兄,具體做什麼我可還沒透露呢。”

解縉抬眼望向朱允熥,無需言語,心中的迫切已溢於言表。

你儘管說,我老解隻管接令行動。

朱高熾好奇地打量著解縉跟夏原吉,自從洪武25年隨父王回京,再到應天求學,後來又被哄騙去了交趾。

他在京城與官員們的交往並不多。

就算是像解縉,夏原吉這樣朱允熥的心腹,他也並不甚了解。

此刻見解縉主動請纓,朱高熾頗感詫異。

當官的,真的會主動要求做事嗎?

做多錯多,做少錯少。

這可是官場生存的鐵律啊。

朱允熥示意解縉冷靜,然後說:“回京途中,聽說將作監的馮大匠即將完成我交辦的任務。後續事宜,請縉紳兄處理。”

解縉眉毛輕輕一揚:“殿下,能透露是什麼大事嗎?”

解縉心中如野草般瘋長各種猜測與期待。

鐵鉉忙碌於百萬銀兩生意,春風得意。

夏原吉責任重大,關乎國家生死存亡。

朱允熥卻故作玄虛,“待我處理完京城事務,親自去核實狀況後再做決斷。”

解縉急切之情幾乎無法掩飾。

朱允熥見狀,安慰道:“解兄莫愁,若此事成功,將是你博取聲譽,享譽青史的機會。大明朝廷的任一高位,隻要你想皆是手到擒來。”

朱允熥沒解釋太多,這般隻言片語便引發書房內眾人的好奇心。

然而他隻是微笑。

朱允熥在提拔馮大匠後,便把水泥製備秘訣交給了他。

短短2年時間過去,水泥已經製成。

他深切明白,隻有財政財源流通不息,才能擺脫財富被權貴壟斷的困境,因而交通暢通至關重要。

這就是他所默默遵循的“路通財通”的信念。

大明需要平整官道,加大貨運的車輛及迅速將物資運至所需之處,軍隊亦需按時抵達特定地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