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大明朝的官職,任你來選(2 / 2)

修路背後的影響,涉及了皇權。

原本,皇權不下鄉。

若是京城朝廷能在短時間內傳達政令至村落,那皇權就能超越士紳之權。

朱允熥回來後最主要的目標就是使百姓豐衣足食。

然而,他不會容許勝利果實被那些擁有代言權與統治力的士紳染指。

解縉感知到皇太孫情緒轉變,立即換個話題。

“書報局近期成績顯著,臣認為,可否在各府郡增加分局,並派人指導地方文刊發行,搜集地方信息。”

朱允熥沒有立即回應這事,而是詢問:“書報局的發展狀況如何?我回京途中聽說,民間自行發行的書報已頗為盛行?”

解縉提到開設地方分局,其目的遠不止應對書報局日益增長的業務量那麼簡單。他略作思索,壓低聲音說。

“目前直隸之地,書報局仍是獨家。但在江西、湖廣等地,僅這兩個區域,就已經有十幾家機構參與到書報發行中去了……其他各地,也陸續有人涉足這一領域。”

朱允熥輕笑出聲:“是理學的人吧。”

解縉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可他們並未再挑起事端,而是忙著邀請各地的理學大師撰寫文章,深入探討先賢的經典著作。”

這是一場文字的較量。

心學與理學,各自宣揚著自己的思想體係,努力推廣自家的學術理念。

這便是當今大明儒家領域內的道統之爭。

朱允熥微微頷首:“朝廷無法禁製他人言論,若僅限於筆墨之爭,那書報局就應當刊發更出色的文章來回應。關於在各道增設分支局的安排,就著手去辦吧。”

解縉領命,眼下書報局因發行量跟閱讀量的攀升,已開始接受地方商人的廣告刊登。

雖未至完全自給自足,但擴展各道分支,確實在可操作範圍內。

加之有朱允熥早先留下的幾份故事大綱,這兩年書報局一直在連載多部通俗小說。

為增加收入來源,解縉正策劃將剩餘的大綱獨立出版銷售。

同時,隨著書報局印刷能力的持續增強,對外承接印刷書籍的業務也成為可能。

擴大影響力之餘實現財務自立,這是解縉對當前書報局的基本要求。

至於成為心學聖人之事?

解縉相當理智地自評,以他20出頭的年紀,尚不足以肩此聖名。

書報局的事務已經確定。

解縉話鋒一轉:“今年的恩科已經啟動了。”

朱允熥一時沒反應過來,隨後笑道:“又到了恩科之年啊……”

心學不僅在百姓間口耳相傳,朝堂之上也急需心學高手來運籌帷幄。

這一點,大家心裡都跟明鏡似的。

隻是嘛,官位這種大事,哪能明晃晃地說出來呢。

朱允熥目光落在夏原吉身上:“據說原吉兄最近正忙著和那些夷商打交道?”

夏原吉臉上立刻浮現出一絲苦笑,滿是無奈。

他行了一禮,便開始向太孫傾訴。

“殿下,那些夷商個個貪得無厭,就連微臣閱商無數,也從未見過如此貪婪之人。”

“嗯?”

朱允熥眼中閃過一絲疑惑,疑惑問道,“他們都做了些啥?”

夏原吉無奈道:“去年冬天,佛郎機商人登陸廣州,遊說地方官欲購地建倉庫房屋,作為大明落腳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