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沉聲下令。
上林苑監。
前湖與柳懷湖之間的紅薯田中,隻見一個個撅起的屁股,在筆直的田埂間緩緩挪動。
一排排葉子被按壓在田埂上,周圍形成小坑,稀釋的農家肥浸潤著土壤。
隻需一夜,這些眼下還顯得軟弱無力的紅薯藤蔓,就會生機勃發,生根發芽,根係深深紮進土中,枝葉不斷蔓延,最終覆蓋整個田埂。
單憑一桶的紅薯藤,自然無法布滿整片田地。
當木桶被掀開時,朱允熥從土裡挖出了五顆紅薯,它們並非直接發芽生成藤蔓的原種。
而是藤蔓生長後,根部新結出的果實。
這也意味著這五顆紅薯已經成熟,能食用了。
不過,這讓朱允熥心裡也沒底,不知道這些紅薯藤能否真的再次發芽。
萬一不行的話……
他可能還得麻煩即將返回西班牙的秦壽,帶著大明朝的寶船,尋找那個發現紅薯的海島。
朱元璋領著一大群官員,在上林苑監督官員的引領下,踏入紅薯田時。
映入眼簾的是朱允熥正領著一群官員跟農民,在插植著紅薯藤。
僅一眼,朱元璋便估摸出,已完成插植的地塊大約有三分地大小。
“臣去喚太孫過來。”
解縉走上前,望著正埋頭苦乾的朱允熥等人,恭敬地稟報。
然而,朱元璋擺了擺手:“都彆出聲,咱得瞧瞧這小子乾農活的本事咋樣。”
朱元璋一開口,眾人立刻收聲,輕手輕腳地跟在皇上身後。
隻不過,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意。
官員們心中總有一份莫名的自豪。
他們堅信,隻要國家按他們的規劃前進,天下就能安寧。
帝王熱衷於軍事,甚至親自上陣,便是天下動蕩的預兆。
而一位稱職君主,應當是智慧內斂,信賴他們,並且親自關注農業。
即便很多時候,農業的收獲多落入了他們的口袋。
因此,當他們目睹大明皇太孫,卷起褲腿衣袖,與同樣姿勢的上林苑監督官員一起,在紅薯田裡一絲不苟地忙碌插秧時。
大家一致認為,這正是對大明最具意義的行為,其重要性遠遠超過了那尚未得到證實的每畝20石的高產。
紅薯地中。
朱允熥俯身彎腰,鼻間縈繞的是泥土氣息,混雜著經過稀釋但仍刺鼻的農家肥味道。
他那雙平日裡潔白無瑕的手,此刻已被泥土染得黢黑,汗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滴落在田埂上。
朱允熥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感。
隻要4個月,這片還沒插滿薯苗的土地,將迎來首次豐收。
他憧憬著明年將神烈山腳下都種上紅薯。
再過一年,應天城周遭的土地或許都將種上紅薯。
用不了三年,以紅薯藤蔓的扡插繁殖,直隸大半的土地或將被覆蓋。
繆良哲以梗仔細的扡插著紅薯。
他身邊的竹籃裡,原本滿滿的薯藤已所剩無幾。
繆良哲笑著說道:“真沒想到,幾根薯藤竟能播種出這樣一大片。待這批薯藤再次長出新枝葉,上林苑是否可以直接取用,繼續扡插繁殖。這樣,我有把握在今年內就讓這片土地都種上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