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廷議上的炸彈(1 / 2)

劉建安連忙彎腰,輕輕點頭回應:“陛下,錦衣衛已查實,確是如此。”

朱元璋輕聲笑起來。

他回頭望了一眼華蓋殿,十分滿意。

“這小子說遷百姓充實交趾為假,實乃借機教訓謠言者。”

“還真是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性子。”

劉建安彎著腰,見皇上滿意多於責備,也跟著笑了。

“想必,殿下心中還有彆的打算。這兩年大明朝日漸興旺,殿下也越發老練成熟,早已非昔日可比。”

朱元璋側頭挑眉,看了劉建安一眼。

劉建安連忙低下頭。

說話得有分寸,尤其在他這樣的位置,日日侍奉大明天子,更是明白這個道理。

朱元璋嘴角勾起一抹笑,“那小子確實有兩下子,連你這老滑頭都幫他說話。”

劉建安緩緩抬頭“奴婢竟替皇上把話給說了,真是罪該萬死。”

“哎呀呀,你這老家夥!”

朱元璋大笑出聲,手指不輕不重地點在俯首的劉建安頭上。

笑聲過後,他的麵色卻漸漸凝重起來,一甩衣袖,轉而望向不遠處的奉天殿。

應天府內,奉天殿最為雄偉。

但此刻,朱元璋臉上的神色並不輕鬆,內心更是暗潮湧動。

鄉權。

自古以來,從未有哪個朝代能讓皇權深入到田間角落。

那小子提議遷徙應天百姓至交趾道,其背後必有深意。

百姓一旦遷離,當地必然出現權力真空,而長久的真空狀態是不可能維持的。

朝廷若不填補,自然會有新興勢力趁虛而入。

如此看來,那小子是在試圖調整皇權與鄉下的關係。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這正是他提議召開廷議的原因所在。

這天下,從未由皇帝一人獨攬。

而天子腳下的鄉村,也曆來非帝王所能全麵掌控。

自己尚且身強力壯,大明如同正午的烈日,光芒萬丈。

他朱元璋在位一日,大明便堅不可摧。

華蓋殿前,朱元璋目光淩厲。

“咱很想知道,那小子究竟會拿出什麼方案。”

期待的話語,在華蓋殿前輕輕回響。

……

“大明定都已27年,建國初時,應天有多少人口,直隸的人口又是多少?”

“現在呢?應天與直隸的人口又有多少?”

“唐朝初建,全國人口不過千萬,經過太宗高宗時期,人口翻了一番。”

“而大明立國27年,人口早已翻倍,京城之地擁擠異常,雖然集中了天下財富,但這財源卻好似淤塞的池塘,財富積累於此,導致剝削壓迫頻繁,該如何破解此局?”

華蓋殿內,朱允熥麵對著京中三品以上所有官員,語調平和卻直指要害。

他們大多反對遷徙直隸百姓到交趾,原因不言而喻。

直隸乃國家稅收之重地,又享京畿繁華之美名,一動則觸動無數人的利益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